第二章 方程式-《星战水浒》
第(2/3)页
然而并没有发生他预想的爆炸。
良久,他匍匐着朝不明飞行物的落地方向爬去。
又过了良久才到达。
精确方位很好确认,因为水塘边的泥土被砸出了一个直径一尺的圆坑。
他小心地接近,湿润的泥土中有什么物件嗤嗤作响,还散发出一阵焦糊的雾气。
良久,白气散尽,吴用大着胆子拨开那圆坑中心处的泥土,发现有一个纺锤形的物体。
他拿起托在手上,似乎刚刚被湿润的泥土冷却,但仍然保持着暖烫的温度。
环视四下无人,吴学究匆匆返回学堂住所,点亮了一盏读书灯,仔细端详起来。
这个“纺锤”非铁非钢,非铜非锡,掂一掂份量比相同体积的金锭似乎还要重些。
拿起来看看两端,似乎有宝石在闪烁着什么光辉,但是是间歇性的,时暗时亮。而纺锤形的周身,印着纵横阡陌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图形,还有几个环形的深槽。
吴用顿时来了兴致,他研究过古代的甲骨文,对符号象形颇有心得。
他用毛笔涂墨把纺锤表面的符号图形拓在宣纸上,开始逐一研究这部“天书”的秘密。
可是这些符号图形怎么看都不像是文字,更像是某些数学的算式。
这也难不倒吴用,《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缀术》,《海岛算经》,他平时刻苦的研读终于派上了用场。
吴用渐渐发现,原来这些符号图形的含义,是一个多元高阶方程式。他反复演算,可就是算不出各个符号代表的数字,总感觉解答条件仍然没有找全。
不知不觉读书灯燃了半宿,火苗开始忽明忽暗地跳跃起来。
他挑了挑灯芯,这时“啪”地跳起一个灯花。
吴用好像忽然醍醐灌顶,他又把那个“纺锤”拿在手里,看着两端有如宝石一样闪烁着的光亮。这闪光似乎有长有短,有连续有间隔。吴用立即找出几盏香,平均掰成几段,先点上两段,分别记录“纺锤”两端闪光的长短和频度。
果不其然,这两个光亮的点灭信息,是方程式的求解的隐藏条件。至此,方程式终于到了最后的求解演算阶段。吴用书案上的宣纸堆成了小山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