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时机-《大明圣皇》


    第(3/3)页

    陕西的灾民即将被解决,农民起义的根源就将被掐灭,朱由检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他提溜了一串水晶葡萄吃掉,又愉快的看起各地情报来,包括司礼监御马监等的奏报文书。

    对于这些东西,朱由检是当做一种见闻来看到,虽然不如后世的小说好看,但也可以解闷,还能更多的了解大明。

    大明的皇帝之所以屡屡被文臣蒙蔽,还不是因为只能困在皇宫中,对民间不了解导致的。

    “这么说,朕要常常微服私访啊,今年才一次,还是打仗,有点难不够啊。说不定次数多了,民间也会流传什么乾圣微服私访记之类的话本。”朱由检摸着下巴畅想到。

    想了一会,他便看起来文书,一叠子文书中,王体乾奏疏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汇报帝国日报展开的情况。

    就目前来说,效果很好,一个是银钱的赚取方面,居然盈利了将近二十万两,真的非常不可思议,这可没有广告,光是靠报纸销量贩卖而得来的。

    一枚小钱的售价,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高的,但纵然如此,也架不住人们想要了解大明,了解外界世界的渴望。

    帝国日报,恰逢其会。

    看到这样的反馈,朱由检又在桌子上找了找,发现了锦衣卫关于帝国日报的奏报,上面也全是夸赞之语,除了肯定王体乾汇报属实外,就是说民间对皇帝的感官。

    圣皇仁君这样的称呼已经流行起来,甚至在那些贱籍之人的家中,起了皇帝的长生排位,日夜焚香祷告,祈求皇帝平安万万岁!

    这些描写,让朱由检乐不可支,真是不枉费他花了那么多代价,将贱籍恢复成良民。

    一种奇特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朱由检心中升腾而起,让他干劲十足。

    想到陕西灾民的事,他立刻大喊道,“明日早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