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中间说合-《大明圣皇》


    第(3/3)页

    这是正规完善的程序,对于入阁名单的人选,皇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纵观整个大明,几乎没皇帝直接指派的达入阁,就算偶尔有,后来结果也不太好。

    因为这不符合程序,这会被所有官员抵制。

    但这次,朱由检偏偏要以中旨指定大臣入阁。

    内阁的地位,在大明并无明文规定,成为权力中枢,也不过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所有政务处理的规程,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发展形成的,到了现在就变成所谓的祖制。

    但是,这种祖制是对文官有益处的,是对皇权的侵蚀,面对这种情况,朱由检自然要改变。

    中旨入阁,就是他做出的第一步。

    任何规矩都是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习惯而来的,当大家都习惯大臣中旨入阁,那么指定阁臣的权力,就自然而来的回归到皇帝手中。

    朱由检的权谋很直白,黄立极一眼就看清了,相信天下的读书人也是如此,因此,他才感觉到无奈。

    若是这种权力从群臣中消失,那么自己将会背上一辈子的骂名吧?

    若是平时,黄立极肯定不会同意,但是现在却不同了,自己没有任何立场阻拦皇帝的任命。而且,现在求人的东林和复社,他们没有任何资本讨价还价。

    “陛下英明,老臣无异议!”黄立极一拱手道,然后出了这件乾清宫。

    朱由检则笑着,在三分致仕奏疏上朱批了两个红字‘准奏’,至于另外一本则留中不发。

    很快,在各方妥协下,这场政治风波平息下去,政局也明朗起来,四位大学之,三位致仕,独留下首辅黄立极一人。

    而后,钱龙锡和崔呈秀接中旨入阁,王在晋召回还朝,任兵部尚书,至于给事中,则空悬无人。

    这种变动,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然而根本影响不了大举,而且很快平息下来。

    局势,就此奠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