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渔翁得利(上)-《大明小学生》
第(2/3)页
如今严嵩悍然“独立”出去了, 夏言在外朝的支持力量遭受重挫。
所以夏言必定要想办法补回来,最佳策略当然就是扶持一名新的礼部尚书。
不但能重新稳固住势力, 而且也是一种对脸面的修补——跑了一个礼部尚书不要紧, 我夏言还能再扶持另一个出来!
严世蕃指点说:“所以父亲你应该去找夏言, 将秦德威的意图告诉夏言。
只要夏言能与秦德威先闹起来,父亲您就可以渔翁得利了。”
说完后轻轻叹口气, 原来只能当棋局看客,这次却有机会亲自下棋,但是踏马的连门都出不去!
严嵩又想了想, 夏言与秦德威的性格都是比较强势自我的, 冲突起来的可能性确实非常不小。
及到次日, 严嵩去文渊阁办公。
如果严嵩想见首辅夏言, 其实非常简单,比过去还简单, 毕竟夏言办公地点就在隔壁。
只是夏言的态度非常冷淡,很公事公办的对不速之客问道:“介溪有何贵干?”
严嵩感觉现在多说废话没用,便直接开门见山:“等大礼告成之后, 我打算辞去礼部尚书。桂洲兄若有瞩意人选,我愿助一臂之力。”
夏言狐疑的打量着严嵩, 不知严嵩这个“叛徒”忽然跑回来说这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严嵩按照严世蕃指点的话术说:“毛伯温南征班师回朝, 理当升赏,难道桂洲兄不想让他出任礼部尚书?”
毛伯温算是夏言的党羽, 也是这次征讨安南的主帅,出征前是正三品副都御史,出征时临时加了兵部尚书虚衔。
这次回来,按理应该升为实职正二品,也就是尚书这个级别的。
在夏言看来,当然是让毛伯温直接出任礼部尚书最合适了,堪称一举多得两全其美。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 毛伯温这次立功是“武功”,而礼部尚书是文学官员,与毛伯温十分不搭。
而且毛伯温也不是文学词臣出身,让毛伯温去当总督或者兵部尚书都挺合适, 当礼部尚书就实在有点跨界了。
所以夏言也一直拿捏不定,但如果有严嵩的示好支持,那毛伯温的把握性就更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