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暗流-《大明小学生》
第(2/3)页
吴舂只默默记下,并不表态,然后问道:“那下策又该如何?”
秦德威继续建议说:“下策就是, 夏阁老先对陛下无言以对,但点名让严嵩先发言。
此后礼部严尚书仍然反对称宗入庙, 最好再有几个配合一起的。
如此必将触怒陛下, 然后夏阁老再出来袒护严嵩等人。
为了救护这批忠良, 夏阁老在无奈之下,接受陛下的不合理要求。”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 夏言后发制人出面唱红脸,但付出的代价就是严嵩前途,入阁基本不可能了。
两种方案, 各有利弊, 这是秦德威给夏言最后的机会。
吴舂听完秦德威的意见, 就匆匆离去了, 他就是个跑腿传话的,并没有决定权。
不只是秦德威这边, 严嵩府上也有很多人去。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严嵩与秦德威这次表现都差不多,不能厚此薄彼。
而且与秦德威一样, 严嵩也是拒不见外客,大家对此也很理解。
在这时候, 秦德威与严嵩如果过于招摇,那等于是给皇帝上眼药。
只有赵文华这样最亲信的人, 才能见到被罚“闭门思过”的严嵩。
这个时候,赵文华心里有点慌, 因为事态发展根本不按照预想的来。
本来预想的“卖身求荣”完全没有实现,而且义父严尚书还干了相反的事情,有一种“卖身都卖不出去”的别扭感觉。
或者说,本来奔着当反派去的,结果一不留神成了正面人物。
严嵩本人很安定,对赵文华斥道:“你慌什么?情势依然在掌握中!”
赵文华撇了撇嘴,谁知道义父是吹的还是说真的?
严嵩无奈, 这义子看问题还是太浅薄了,一点辩证法都没有。
他难道就没想到过。到底是一个正派忠直之人卖身的价码高,还是一个平常无主见的人卖身价码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