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一副臭脸-《大明建昌侯》


    第(1/3)页

    张延龄要离开京师往江南去的消息,于朝中也不再是秘密。

    对于很多大臣来说,巴不得他早点走。

    张延龄是否会在地方上行干扰朝堂之事先不论,至少他一时没法回京师跟他们朝堂争锋,对于大明的这些顶级文臣来说,已经争得倦怠。

    本来事也就没那么多风波,走不走关系也不大,但现在因为张延龄对李广的参劾,令张延龄再度成为大明朝的众矢之的。

    “他这是怎么想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是说他有必胜的把握?”

    翌日朝堂之前的准备中,屠滽便直接在内阁四位阁臣面前提出如此的质疑。

    一旁有跟他相似看法的人不在少数。

    徐溥没说什么。

    作为内阁首辅,徐溥宁可当事件的局外人,他不想牵扯到大明“两大蠹虫”之间的争锋。

    “谁知道呢?”谢迁笑盈盈说一句。

    便在此时,张家两兄弟一同出现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韦泰的身后,说明今日二人也是要与会的。

    张延龄来,很多人能理解,但张延龄的到来,则让很多人觉得不解。

    张家两兄弟以往来,会被杯葛很严重,但现在来,跟他们打招呼的人也不少,以礼部和户部中人居多。

    礼部尚书是徐琼,张延龄过多牵扯到礼部和户部中事,加上张延龄平时待人也算和善,也能做事,即便一些大臣不想跟外戚走得太近,但面子上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不为别的……

    前程不要了?

    明知人家现在朝中正当红,别说是张延龄,就连李广,巴结的人还不是一堆?

    光守着清流之名也不能当饭吃。

    张家两兄弟中,张延龄走在前面,应付场面事也是得心应手。

    徐溥对李东阳打个眼色,随即李东阳朝张家两兄弟走过去,居然是内阁大臣主动走过来跟张家兄弟接触,也让很多有意跟张家兄弟保持距离的大臣看了大跌眼镜。

    我们还在这里顾着文臣的身份,不去跟张家兄弟接触,结果人家那边文官的代表内阁大臣都去会面……我们这不是自顾身份瞎起什么劲?

    “李大学士,不会是来跟我说及有关新任通政使的事吧?对了,听说元银台走的时候很不甘心……”

    张延龄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元守直终于被张延龄挤兑走了,也是元守直脾气太火爆,再是皇帝要对之前文臣跟外戚之间的矛盾画个句点。

    怎么看,都好像是吏部尚书屠滽跟张延龄的矛盾更大。

    但架不住屠滽在朝的地位明显太高,皇帝不好拿屠滽开刀,所以元守直这个通政使只能被抬出来当炮灰。

    李东阳脸色不好看。

    换了一般人看来,张延龄这是小人得势,看到内阁大臣过来打招呼,有意出言挤兑。

    只有李东阳能感觉到,张延龄好像是别有深意的。

    “本部乃是来谢过建昌伯对小儿病情的诊治,最近他病情多有好转,无论是……哪些方面,听闻你马上要应工部事,离开京师?”李东阳被内阁派来跟张延龄接洽,原因在于张延龄跟李东阳之间有朝事之外的“联系”,那就是张延龄给李兆先治病的事。

    就算事后外人说起来,李东阳也完全可以说,我只是去跟他谈谈给我儿子治病,没有他意。

    张延龄道:“令郎的病情好转,实在是令人欣喜,若是能趁此机会……给李大学士留个后……另外就算是我走了,也会留下相应治病的方法……再说了,也没那么着急离开京师的。”

    现在只是说张延龄要去江南督察河工,主要是看看过去几年修的新黄河大堤有没有问题,现在黄河改道不走山东而走淮河,河工在之后的清查中又被张延龄端出李士实等很多问题来……

    或许张延龄去一趟江南,也仅仅是例行公事走一圈,也或是要去搜罗什么奇珍异宝回来送给皇帝。

    再或是,这是皇帝给张延龄的优差,让张延龄去地方上“搜刮”一番,同时也让张延龄出去游山玩水当一任地方官……

    具体原因,可能等张延龄出京师后,这些文官也难以查知,只能去慢慢琢磨。

    谁又知皇帝跟张延龄是怎么想的?

    “有关你参劾宫人李广之事……”李东阳还是提到了正题。

    其实李东阳有意过来跟张延龄接洽,主要是商议一下,你在对付李广方面,有没有需要我们文官帮忙的地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