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全看心情-《大明建昌侯》


    第(3/3)页

    身体原主对别的或许没什么远见卓识,但在对苏瑶的问题上……

    英雄所见略同。

    但想了想,好像身体原主所看中的,也仅仅是苏瑶的美貌罢了。

    “这样,我跟朝廷的承诺,是要拿出十万贯来作为抵押资金,建昌伯府和寿宁侯府拿出所有的田宅,至少可价值在四万贯,若是加上之前赚到的就有六万贯多,你们那边拿出个三万贯左右,剩下的一万贯,象征性找点京师商贾什么的入入伙,十万贯就凑出来了!”

    张延龄早就把详细的数字在心里统计好。

    苏瑶道:“老爷,既然是稳赚不赔的,为什么还要让京师的商贾入伙?”

    “这个嘛……我们总要做出一点京师商贾勇于为朝廷承担的假象,最后也不能所有的利益都归我们所有,做个样子。”

    “不过这点份额也不形成大碍,现在还不知京师中是否有商贾会愿意入伙,也不要过早去庆幸什么。”

    张延龄的意思,别等我以为是把钱财从手指头缝漏出去给人赚钱,结果那些商贾还不领情呢。

    苏瑶显得很自信道:“只要有利可图,无论是京师商贾还是北方各地的商贾,都会趋之若鹜,过去几年已有很多的盐商和茶商从边地迁居到京师周边,以他们的眼光岂会看不出未来盐价是要下跌的?老爷只管放心便可。”

    张延龄点头。

    在叶淇改了开中法之后,本来需要留在边地的盐商和茶商,开始大面积回迁,毕竟以后购买盐引只需要把钱交到户部,留在太仓便可以了。

    京师如此繁华之地,安全性比遍地高,住起来也舒服,也不用大老远跑。

    这也是为何后来杨一清等名臣想再改回开中法时,困难重重无果而终的原因。

    一个制度一旦更改了,再想改回去会难上加难,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也是要及时拨乱反正。

    张延龄把苏瑶拉过来,大手趁机占了苏瑶的便宜。

    一直到苏瑶满面通红时,他才笑着道:“这次的生意,可是一笔价值二十万贯的好买卖,做好了估计赚个十五六万贯都是可以的,但是切忌要稳中求胜,不要为了赚钱坏了规矩,最后把徽商的气焰打压下去,比什么事都重要。”

    对张延龄来说。

    盐引赚钱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徽商从此一蹶不振。

    最好再把徐夫人等势力收揽过来,到时他就要成为大明朝商贾幕后的教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