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清洗御史台!-《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3)页

    熙宁六年十一月庚辰日,赵顼颁发诏令,左正言监察御史李常为左司谏知寿州。

    消息一传出,顿时朝廷上下大哗。

    虽然说李常这次不算是贬谪,而算是升职了,从左正言身为左司谏,升了一阶,而且独领一州,比他的前任苏轼的待遇都要好。

    但是这个时机不对。

    他才刚刚上请罢市易法一书,立即就被外派到州县上面去,这里面的意味难道还不够清晰么?

    不过赵顼还是留了余地的,李常的升职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赵顼并不想和保守派撕破脸。

    这一次赵顼的意思是,李常要破坏新法,所以朕不能容他,但作为言官,他的做法也没有什么不对,所以朕给他升职,也算是弥补他了。

    赵顼可能不知道,他这么一个信息却恰恰让诸多言官都蠢蠢欲动起来。

    哎呀,这多不好意思啊。

    诸多言官摩拳擦掌。

    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是有事没事打两杆子的脾性,便贬谪对他们这些言官来说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关键是,这被贬谪,还特么能够升官,陛下这不就是在告诉他们——赶紧的,朕给你们升官!

    嘎嘎,那就却之不恭了。

    当然啦,原本韩琦也是想让他们上书抨击的,这下子他们干劲更大罢了。

    第一个上书的是张戬。

    张戬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是张载的弟弟。

    张载常对人说:“吾弟德性上的优点是吾所不及的。他勇于任事,处身正道直行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与孔子门人中子夏相媲美。”

    所谓勇于任事的评价,可不仅仅真的是勇于用事,而是张戬性格更加激进。

    可想而知,张戬的奏疏是何等的激烈。

    张戬在奏疏里面,将王安石和赵顼都骂了一遍,骂王安石祸国殃民,骂赵顼识人不明任用酷吏。

    听说赵顼看完之后整张脸黑得跟铁锅似的。

    然后张戬也被外派去州县,不过他没有李常那么幸运,去了一个上州做了一个通判,官阶也没有升。

    看来赵顼是真的怒了。

    然而,言官们也怒了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