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有所取舍!-《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历史上,神宗死后,据统计当时商人所欠的市易钱,仅利息即达921万贯。

    以开封府为例,在免除了商人欠的市易息钱和罚钱之后,还有27155户欠市易本钱237万贯。

    其中小姓(指门第低微的人家)27093户,欠83万贯,而欠200贯以下的就达25353户,欠46万贯,由这组数据来可看出来市易法对小商户的影响。

    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只要官府下场做生意,就难以避免的会对商业造成伤害。

    原本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在执行的过程助攻却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被官员所操纵。

    哪怕想做不大的生意,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

    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

    从时人记载和苏东坡等人的大量文字中可以看到,全国城市商业与市场一时间相当萎缩而萧条,社会开始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

    在欧阳辩看来,市易法的实质是对商业贸易实施国家垄断。

    国家垄断之下,经济哪里能够保持活力呢?

    欧阳辩后世的经验告诉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最优解嘛。

    如今大宋朝的经济这么蓬勃,是他用十几年的时间一手打造出来的,若是搞一个市易法,将这么好的经济形势给搞垮了,欧阳辩非得哭死不可。

    其实欧阳辩的强国计划里面,经济是他最为坚持的一步。

    军队怎么烂也好,官场怎么腐败没有效率都行,但必须得有钱!

    军队烂对吧,那就砸钱,往死里砸。

    大宋大部分时候军队不给力,其实就是钱没给够,只要肯砸钱,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用的。

    但如果没钱,别说军队了,连国内都稳不住,更别说打仗了。

    而王安石的保甲法、保马法、市易法、以及免行法,招招都冲着搞垮经济去的,欧阳辩当然不愿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