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一夜鱼龙舞(九)-《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2/3)页
欧阳修写什么东西他是知道的,尤其是这本《新五代史》。
之前欧阳修在颍州居母丧,闲居约两年。
在此期间,他与外界往来极少,潜心于学术研究。
首先,他整理了苏舜钦文集,编成十卷,并作《苏氏文集序》;
接着又听从扬州僚友许元的建议,将多年来收集的金石碑帖加以整理。
“举取其要,著为一书”,名为《集古录目》,共写成了八九十篇。
在整理这些碑帖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资料可“与史传相参验,证见史实阙失甚多”。
不过在这段时间,他投入精力最多的还是《新五代史》。
他将历年所撰《五代史》初稿进行了一番梳理、补缀,分成七十四卷。
经过整整十七年的艰苦写作,这部皇皇巨著终于基本完成了!
梅尧臣赞叹道:“此书一成,欧阳当名垂千史矣!”
不过所谓这新五代史也不着急读,那大部头没有几个月时间读不完,梅尧臣将目光看向最后一本书。
国富论看起来也是一部大部头,梅尧臣还没有翻开就已经在啧啧称赞了。
“永叔最近发了大财了吗,这书的纸张装潢竟然如此不惜血本,这一本书至少得要三四贯钱吧?”
梅尧臣对欧阳辩还是有点印象的,之前见过。
不过那时候的欧阳辩还很小,穿着开裆裤就跟着欧阳修东奔西走,不哭也不闹,逗一下就笑。
不逗他就坐在原地听他们讲话,时不时也会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其实也是挺可爱乖巧的孩子。
梅尧臣皱起了眉头:“可是再怎么算,好像今年也就六岁啊,六岁就能写出这样的大部头?算了先看看。”
“咦?”梅尧臣一惊。
翻开封面之后,里面有几个人作序,欧阳修作为父亲,支持一下也是正常,王安石是老师,帮着写序也是理所当然,只是包拯也帮着写,还有蔡襄也来凑热闹,这阵容相当豪华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