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宏大计划-《大秦五百年》


    第(3/3)页

    “这匹马不行!”

    今天,有四百余匹马要在这里进行测试。

    “大王驾到!”

    随着朗卫的声音传来,所有人都停下手头工作,迎接王驾。

    车驾在这里停下,所有人都作揖行礼。

    子婴下得车来,环顾现场一遍。

    在这里,有拿着本子、手执毛笔的吏员,有牵着马缰的士兵,还有身穿官服的官员。

    没有被人牵缰绳着的马匹,又被分别在三个地方。

    为首三人快步向子婴走近,作揖道:“拜见我王!”

    三人再自我介绍,第一个名叫曾匀,官职为苑令。

    苑令是负责养马的官员,秩俸八百石。

    另外一名官员,是汧县的县丞,今天有新一批马要测试后交付给军中,他也前来参观,交付给军队的马匹越多,官员的政绩就越好。

    第三人是骑兵中的军候,子婴昨天见过,是来这里接收马匹的。经过检测合格的战马,将会由军队正式接收,军中也有专门照料马匹的人。

    秦国的养马区分为四大片区,有两个区位于内史的西部,另外两个区在陇西郡。

    每个片区设置有苑令一名,下辖苑丞四名(秩俸六百石),负责片区内的养马。

    除了中央朝廷派驻的官员外,当地郡县要全力协助。

    要是所在片区养马养得好,苑令、苑丞有功,对地方郡县相应官员政绩考核有巨大作用。

    子婴向曾匀道:“这是在干什么?”

    曾匀道:“禀大王,在这个月,本厩苑有615匹马成年,有413匹身高达到要求,再集中起来检验。”

    子婴道:“你们继续。”

    现场人员继续着原本工作。

    一匹匹马进行测试,由吏员做着记录。

    根据要求,马匹探前蹶后必须达到一丈六才算是及格。

    马匹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再往后一蹬,就是蹶后,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一纵距离要达到一丈六。

    这是马匹奔跑能力的重要指标。

    这时期一丈相当于2.31米,一丈六相当于3.7米。

    秦军对战马的挑选,有着统一标准。

    除了探前蹶后一丈六外,身高必须达标。

    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相当于现代的1.33米。

    身高达标的马匹才会进行能力测试,测试通过后交付给军队使用。

    对于身高或能力不达标的马匹,会有其它用途。

    首先考虑的是用做牵引战车的马匹,每辆战车需要四匹马牵引,车兵对战马的需求量也不小。

    对于车兵的战马,同样有一定要求,要是还不达标的马匹,仍然有使用价值,一般会用于运输物资。

    子婴来到其中一边,这里还有一半匹马尚未检测,每匹马的身高都不矮,目测不会有低于1.33米的。

    这里有十数名吏员,这两百余匹马就是由这些吏员牧养成年。

    子婴又观察到,每匹马的大腿上都写着字。

    这些字,有马匹编号,也有负责养马的吏员名字。

    每个养马场有许多名吏员,每名吏员负责牧养若干马匹,马匹从出生后到成年这个时间段,需要专人牧养。

    如果一个吏员能够养出更多的马成为合格战马,那是有奖励的,也有可能升为小官。

    子婴又再观看马匹检测,每检测完一匹,吏员都会做好记录,达标的牵到一边,不达标的牵到另外一边。

    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测试完毕,在413匹马中,有322匹达到要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