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薄弱环节-《大秦五百年》


    第(3/3)页

    尉缭把这段时间来处理的政事、发生的事情,比公文中更为详细地叙述出来。

    今年秋收顺利进行,粮草储备充足,支撑到下次粮食收成完全不成问题。

    黄河防线得到加固,敌军几乎没有可能从三个渡口渡河。

    秦地各个兵器作坊,都在全力生产,库存充足。

    秦地目前的民心,比三四个月前稳定很多了。

    子婴亦把在函谷关的主要事情,扼要地说一遍。

    君臣两人深入交流,不知不觉间,到了晚膳时间。

    内侍把饭菜端上,两人一起吃饭。

    除了精美的菜,主食都是大米饭。

    在以前,尉缭只是偶尔吃大米饭,还算吃得惯。

    晚饭后,尉缭起来走到大地图前。

    “大王,项羽无法攻入函谷关,不会轻易罢休,定会想尽一切办法!”

    尉缭目光,随即移向地图的北面,那是关中的正北方。

    在咸阳以北三四百里处,那是原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为了抵御北方匈奴而建造。

    原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临兆,起始点名为杀王坡,向东一直延伸至黄河边,在龙门渡以北作为结束点。

    战国时期秦长城以北,黄河以南地域,这时期被称为河南地。

    河南地便是现代所说的黄土高原区,到处皆是光秃秃的黄土地。

    在这时期,可不是这样的。

    这时期的河南地,有广袤的森林和草地,野生动物成群、猛兽众多。

    为什么后来会变成黄土高原?

    子婴在现代时,曾经看过相关纪录片,是因为后来人类开垦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土区越来越大。

    到了隋唐时期,黄土高原绿地面积仍然还有50%,之后再持续恶化,逐渐变成今天的黄土高原。

    在黄河“几”字型的最北部,黄河两岸水草丰茂,有塞上江南之称,也就是河套地区。

    秦国一统天下后,派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之地,设立云中郡、九原郡,在黄河以北修筑长城,把燕长城、赵长城连接起来。

    子婴见尉缭目光盯着河套地区,开口道:“云中、九原二郡,正是目前守备最薄弱环节,敌军有可能趁虚而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