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祭祖2-《从大学教师开始》


    第(2/3)页

    金陵并不流行杀猪菜,那是东北的习俗。

    在金陵,猪身上每一件东西都是有用的,不会一锅乱炖了吃。

    而且,这头猪是用来祭祀的,等祭奠过了才会真正用来做饭食。

    大家商量过了,这次活动的形式从简,不过还是有两个仪式要举行.

    先是孝子送亲入葬,相当于发丧,然后是奉先人入灵堂,上供桌,大家共同拜祭,完成祭祀大典。

    由于沈家的传统林地已经被破坏并用作耕田了,还能够有据可靠的祖先已经被子孙后代迁坟到了山上,沈隆贤家的坟地也是这样。

    老沈家还是有一些田地的,沈隆贤自己是工人身份,属于城市户口,吃公家饭的,并没有田。

    但是小婶子沈氏兰妹和堂弟沈厚道都是正经的农村户口,两个人都有田地。

    这里毕竟是城中村,能够自由分配的田不算多,每人只有水田三分,旱地一亩。

    沈家的旱地里没有种庄稼,长的都是野生的竹子。

    沈光林和李蓉已经去看过了,竹林很茂密,长势很好,可惜的就是现在还不是吃竹笋的季节。

    但是,不知道竹林里有没有想不开的竹鼠啊,吃它是不需要季节的吧。

    “父亲”沈隆先的衣冠冢也布置在片竹林里。

    由于“父亲”生前的任何遗物都没有留下,小匣子里面也只能放几张照片,写一些生平之类的文字了,一切准备完毕了封进棺材里。

    墓志铭是沈光林写的,不算洋洋洒洒,但也言之有物。

    基本的意思就是吹嘘沈家各种厉害,沈隆先各种光荣。

    正事的发丧仪式开始了!

    照例,在发丧时,子孙后代都是要披麻戴孝的。

    沈光林就不用说了,跟他过来的李蓉虽然没有身份,也一样奉了白布。

    这么搞下去,还有点宝强带着美女回家奔丧的感觉呢。

    在长江以北,还广泛流传着一个“摔盆子”的习俗,其实金陵也有,只是后来就不怎么讲究了。

    从古代开始,葬礼上就已经出现了“击缶”的形式。

    缶”是古代的一种瓦质乐器,秦赵渑池之会时,秦王奏乐就是“击缶”。

    因为古代的穷人较多,很多人没有经济能力去为自己死去的亲人请上一个乐器班子来为他送行,所以便采用了“击缶”这种简单而直接的形式来送自己的亲人入土。

    有子孙的,一定是长子长孙来“摔盆子”,如果没有,则只能让子侄代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