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鱼塘里曾经养了好多鱼,有国内常见的青草鲢鳙金鱼锦鲤,也有来自国外的老毛子大马哈黑珍珠。 无论自己池塘里养的鱼还是别人水塘里游的鱼,只要有机会上手,沈光林统统都不放过。 沈光林的父亲老沈的爱好也是钓鱼,不过他是真的在钓鱼。 就是到青菜地挖蚯蚓那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词汇的意思都改变了。 这就跟“溜冰”一样,70后80后溜冰是在室外用脚穿着鞋溜的;90后00后溜冰是在室内用嘴对着瓶子溜的,完全是两种运动。 在沈光林很小的时候,老沈就带着儿子钓野塘了,这也是沈光林童年时光里练习钢琴画画羽毛球之余为数不多的乐趣。 后来,沈光林长大了,有感于钓鱼确实是项好运动,因此自己开办了鱼塘。 听说这次出游能够烧烤还能钓鱼,同学们的兴致果然很高。 大家带着各色物品兴高采烈的就出发了。 因为选址圆明园,从京城大学过去并不远,走路也就十几分钟路程。 等同学们大部队赶到的时候,沈老师已经把炭火升起来了,正在指挥小雨同学把牛肉切块,羊肉串串。 大家一番安营扎寨忙里忙外之后,不少同学开始了自己的才艺展示之旅。 这个年代的同学们怎么会这么有才的? 折柳枝脱了皮吹口哨算是最低级的; 钻孔做柳笛吹出节奏感来这是第二级的; 竟然还有人会用树枝折成草虫蚂蚱之类,这简直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展示呀。 曾经的沈光林还以为自己很多才多艺呢,钢琴十级,绘画9年,羽毛球职业级,高尔夫,保龄球也都有一定的水平,结果到了这里压根没有任何可以展示的空间。 沈光林会弹钢琴吉他,而现场只有手风琴和口琴。 唱歌他也融入不进去。 因为同学们唱的歌曲他都不会。 传统歌曲不会,现在的“流行歌曲”也不会。 就连李莉同学都唱了一首他没有听过的“流行歌”: “妹妹找哥泪花流, 不见哥哥心忧愁。 望穿双眼盼亲人, 花开花落几春秋。 啊… 花开花落几春秋, 当年抓丁哥出走, 背井离乡争自由。 如今山沟得解放, 盼哥回村报冤仇。” ...... 还好沈老师会烧烤会钓鱼会讲笑话。 看着同学们载歌载舞,喝着可乐唱着歌,沈光林也是很高兴的。 李莉就很乖巧,她唱了这首李谷一老师的《妹妹找哥泪花流》之后就守着沈光林看书去了。 不愧是林哥看中的人,即使出门游玩了,手里还是拿了一本牛津词典来看。 沈光林看了一眼,挺新的,是1974才出版的第三版《牛津词典》,在国内想买到都不容易。 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呢? 有沈光林老师悉心教导,李莉妹妹又怎么可能会学不好呢。 现在李莉和宋小雨的英语进步都神速,她们现在已经能够用英语进行对话了,只有沈光林轻易不在外面说英语罢了。 “沈老师,您也唱首歌吧,您见多识广,美国最流行的歌曲是什么样的呀,能唱给我们听听吗?” 班上的同学发出了要请,甚至还有人想把手风琴递给他。 沈光林可没敢接这玩意,他可不会,弹钢琴还可以,弹手风琴那就是真的从没有弹过了。 说起唱歌,沈光林不意动是不可能的,他想了想,选择了一首《blow in the wind》。 “好的,我也来一首吧,这首歌是1964年美国著名的民歌手bob dylan的代表作,描述的是越南战争的故事。”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