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说服迁移-《统计大明》


    第(1/3)页

    朱慈烺的话直接上下面的人无话可说,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人谁会天天闲的没事跟比自己低的人比来获得幸福感?

    人往高处走,当然是要往上看才行。

    只是皇上都说了,那要不要让大家跟那些奴隶比比?

    在垦殖公司这些人看来,那些战犯就是奴隶,服役二十年,大部分可能不到解除战犯身份就死了。

    就算那些年轻的到时候真的解除了战犯的身份,到时候也都三四十岁往上了。

    一声的青壮年都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是老年的苟延残喘,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这些人唯一运气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用在成为战犯,只不过也只是不是战犯而已。

    大明军部有明确规定战犯家属三代之内不得从军。

    内阁也有规定,战犯家属不得申请公民身份,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由内阁或者皇上特批才能成为公民。

    这基本上就堵死了他们的路,只能等到从孙那一代才行。

    跟他们比,大家确实还算幸福的,可是这比着怎么这么别扭。

    朱慈烺敲着桌子:“朕已经打算好了,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新加入大明不久,那里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里的牧民还只会放牧,一场自然灾害就让他们陷入饥荒生死存亡的边缘。

    而你们这些垦殖公司,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种植和顶点放牧的经验,朕打算迁移一部分垦殖公司到中亚到西北去。

    到那里你们就是老师,朕还会分给你们更大的草场,更肥沃的耕地,还有迁移的资金。

    到了那里,你们就是最富裕的部落,身边都是你们的学生,你们跟他们比,是不是幸福感就上来了?

    然后大明北疆这一片,朕也会从中亚和西北迁移一部分部落过来,到时候这边的部落身边住着的也都是穷邻居,那么幸福感是不是也提升了?”

    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怎么听都像歪理,这样做真的好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