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明居民簿-《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2/3)页

    民以食为天,这样不是变相的要人命。”

    “嗯,你继续说。”

    “儿臣在扬州这段日子,亲眼看到百姓的生活,大明百姓不应该被户类困扰,限制。”

    朱元璋点头:“如果没有了军户和匠户,百姓又怎么会心甘情愿从军做手艺人。”

    “这个儿臣已经想到,愿投军为志愿军,多练兵,少养兵,兵在精而不在多,练支大明精锐之师,才能以一抵十。”

    “多练兵少养兵!这个倒是不错。”朱元璋夸奖,随后又追问道:“匠户的问题细细和咱说说。”

    “对于匠户,只要他们为大明带来贡献,儿臣将会让大明科技院进行招收,每月他们有固定的俸禄,对于他们,儿臣会统一安排他们的房子,把他们集合起来,再派往各地做科技官,比如教百姓耕种收成翻倍,比如其他的作坊改造。”

    “那你说的这个大明居民簿又该如何管理。”

    “大明居民簿,可以由户部设计制造,朝廷防伪,就如宝钞的防伪一样。

    簿子上用明黄色布,书大明居民四个大字,每一张都有家里的人员情况记录。

    簿首页,为一家之主,后面便是家主之妻,后面是全家子孙儿女的情况登记。

    姓名,男或者女,年龄,出生的州县,何地百姓,相貌图和收入,田籍,大明居民编号。”

    朱元璋忍不住打断道:“什么叫大明居民编号?”

    “回父皇,此编号每个百姓的都是独一无二排列,作为出行的要的东西,类似于现在的路引户证。

    家里娶妻嫁女,有生子,有去世时,要及时前往当地官府汇报,由官府负责户籍的官差核查后在大明居民簿上增删。

    为了防止朝廷掌握最新的变化,每年最后一个月,全国百姓前往官府汇报自家情况,官府管理户籍的再去审查。

    想要搬家迁移,必须到当地的官府申报,由官府核查要搬去的目的地,说清楚原因,出具相关证明才能进行搬迁。

    没有搬迁证明,搬迁的当地官府不能受理。如果不按照大明居民簿来,就视为流民,不能耕地,不能经商,不得科举,并且要被官府流放处罚充军。

    凡是有官府发放的大明居民簿的百姓,这些百姓没有户类之分,可以经商和科考,也可成为手艺人。

    经商,科举……等其他都可以自由选择,都要拿大明居民簿登记,登记时为了防止有人从中篡改信息,都进行信息印刷保存收录,和宝钞一样进行盖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