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基业初成(一)-《民国之钢铁狂潮》
第(2/3)页
这时代的中国真是让人无语,每年三万来个正规大学生里面,一万多是学法律的,剩下的九成多是学文科的,理工科的板着指头都能数出来,后来大名鼎鼎的理工科巨牛清华大学,一年招收此专业的不过百来人。
搞笑的是,这些人竟然还失业!因为整个中国,实在没有他们发挥本事的地方,实验室没有,工业研究机构没有,正经的工厂,也没有!所以凡是看上去像样的工厂,问一问,老板肯定自己是留学或者学理工的,基本上都是总经理、工程师、机械师、销售质检一肩挑。
这两年来,因为朱斌的大力推动,倒是没有失业的了,但若说整个中国高教却基本没什么改观,著名的大师蔡元培就认为,中国大学只要文科生就好了,出来的都是跟历代科举进士一样的出将入相,当人上人,被粗鄙武夫们捧着当宝贝,一个月几百大洋的高工资开着,二nai包着,洋酒喝着,看谁不顺眼就写文章嘛,只要不是惹恼了老蒋这样的黑手老大给弄死,一般都比较安全。兴头起来了指点天下纷纭变幻,那叫一个美哉啊!
可这些人有什么屁用啊!ri本人来了只会嗷嗷的吆喝,十个加一块顶不上一名大字不识的大兵,但养活他们的成本却比大兵和工人高了几十倍。
朱斌一看全国上下都是这样的活宝,没办法了这才动了搞大学城的心思,没有理工科和军事素养的专才,他的宏伟蓝图画的再漂亮也没有用。
曹翰也是那帮废柴文人中的一员,对他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很难理解的透彻,但好歹也是一代谋士,知道如今的战争打得就是高技术装备和人才储备厚度,理工科的好歹都会开机器搞生产弄研发,逼急了也能架着飞机大炮的顶上去,比整天只会比手画脚瞎吆喝的秀才们有用多了。
便不多言,回头赶紧去准备以朱斌的新理念为核心,搞一篇能够感动无数善良人的煽情文章和团队建设方略,好从上到下的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凝聚力,保持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
这不是随便开玩笑的,一个没有核心理念支撑的团队不管实力再强大,总是要分崩离析的,看看当今的国府zhongyang就知道,一帮子会党帮派头头凑起来的所谓zhengfu,即便是经过了清党的屠杀,仍旧是乱七八糟的,这江山只是姓了蒋,却绝不是刮民党的,要不然收拾各路豪强、剿匪至于费那么大劲都干不成么?
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剩下的工作自有团队去完成,朱斌埋头放手开始大搞基础建设,盯着各方面的进度一点不敢放松。
9月份,洞窟内第一期十座船台全部建成,从江南造船所锻炼了两年的熟练工开始按照图纸建造排水量达两千吨的新式潜艇。第二阶段的掘进完成了圆形回转中心的部分,开始朝着东面灵山湾的方向掘进,两座德国产的100吨级电渣重熔炉和2座5000吨级水压机、2座3000吨级模锻机、4座1000吨级水压、油压机和8座小型ziyou锻在洞窟中开始装配,配套的大型轧辊、大型机床、热处理炉和低温处理设备等分散部署,在林立的机械臂cao作下进度极快。
外面,庞大的三军基地第一期工程全部完成,拆解后各自挂名gd实验室的上千个研究机构在长达三公里、宽达两公里区域内完成基建,等实验设备全部到位后即可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一座周长1.2公里的回旋加速器。
大学城方面,到年底的时候,全部校舍、图书馆、实验室和办公大楼等全部建完,部分投入使用,等来年开chun新生报到的时候,至少可以满足2万学生和5000名老师的使用。
而长达十二公里的巨墙也完成底部的三十米高巨石基的建设,第一层顶板铺完后,里面开始建造同向海边高地的两条铁轨,平行海湾的地方建设一条直线加速器,剩下大半截则分割建设实验型立体种植场,待到全部巨墙完工后,将拥有近4万亩的全良种培育场。
巨墙与海湾之间的宽阔地面上,大工地仍旧ri夜忙碌不休的处理挖掘的碎石、制造混凝土预制件投入建设,紧靠巨型灯塔的一座造船厂和码头投入使用,首批2条1.4万吨级的战舰看上去跟德国人搞出来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很相似,但看参数却分明是一艘重型巡洋舰!装备三座三联装203mm炮塔,6座127mm双联装高平两用炮,4座双联装76.2mm防空炮,外加8座四联装的25mm厄利空机关炮。
具体的设计细节外人绝对搞不清楚,便是负责建造的万国牌工程师和工人们也只以为是跟上海已经下水的那艘“蜂窝”差不多的玩意,但舰体结构和动力系统、内部布局和使用的钢材都完全是另一回事。
同时开工的还有两艘2万吨级大船,使用的钢材跟两艘战舰一样,因此都知道肯定不会是货轮,但具体是啥东东,没看过图纸的绝不会知道,这是两艘小型护航航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