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联合出击-《风帆战舰》
第(2/3)页
郑成功听到疑惑地说道:“在满清之前的围剿下,各路义军都遭到了打击,广东李成栋去年更是惨败,现在他们势力弱小,对我军没什么帮助啊!”
姚启圣笑着说道:“大将军,难道忘了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大西军现在占据了云南全省,还是有一定势力的。他们出兵攻打满清,能帮我们分摊很大压力!”
听到姚启圣提起孙可望、李定过两人时,郑成功这才想起云贵那边还有大西军这只队伍。
1647年,大西军在张献忠死后,公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位将军主持大局。
从西川败退后,大西军向贵州进军。三月,连克贵阳、定番州、永宁州,贵州西部诸郡望风而降。
在贵阳,四将军对大西军今后的出路和策略进行了商讨。
正当商议不决时,云南正值阿迷州土司沙定洲之乱,明黔国公沐天波逃离昆明。
由于副将龙在田早在张献忠谷城诈降时与孙可望相识,便派人向孙可望求援说:“如果你们兴义师来讨伐,那么云南全省可以拿下。”
四将军认为这是扩大农民军辖地的好机会,便以为黔国公复仇的名义出兵云南。沙定洲闻讯,惊恐万状,弃昆明南逃。
公元1647年(清顺治四年、明永历元年)四月,大西军开进昆明,城中百姓万人空巷的出来迎接。
大西军四位将军马不停蹄进行分路平定,说服沐天波与农民军联合,宣布:“共襄勤王,恢复大明天下”
八月,四将军在昆明共同称王,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仍然保持着农民军的传统,每次遇到大事开会,四个人并列坐一起,各营将士的赏罚都有孙可望说了算。
公元1649年四月,大西军派杨畏知为正使,去广东面见永历帝,商议“联合恢剿”,但私下孙可望要求永厉册封孙可望封为秦王。
孙可望的要求却被永历帝及其臣属拒绝,孙可望在任僎的撺掇下,于八月自称“秦王”,把云南称呼改作云兴省,并且私自铸造钱币。
九月,孙可望率军入贵州,并分兵规取川南,扩充根据地。
很快贵州被平定,孙可望自往贵州,留李定国固守云南。
李定国加紧练兵,准备东进,刘文秀平定了川南,大西军又建立起以云贵为中心的新基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