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厘金-《暴明》
第(3/3)页
为什么实际只能到二三百万两银子呢!就是崇祯朝东林党把天启年前辈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屡屡把不太糟糕的事情干到极其糟糕甚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铸钱。
崇祯一朝的钱币就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批,铸造的铜钱号称比铅还黑,比纸还薄。在连续的严重拒收事件发生后,东林党还采用********机构逼商人认购“真”钱,以致当时一听说朝廷又铸钱了,两京的商人就会蜂拥逃出城去,直到风声过去后再回来经营买卖。
而且,由于江南是士大夫众多,整体人民素质极高的地区,风气十分民主开明,当时告老还乡或者居丧的官员们,充分发扬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作风,不仅屡屡上书谏止皇帝重开商税等等,还帮助民间各种弱势群体偷税漏税,以至于崇祯年税款屡屡拖欠。
崇祯十五年的军饷欠款已经达数百万两,而从南方来的税款只有十几万两。国家的粮仓现在实际上空了。没有足够的大米充军粮,户部就买杂粮凑数。
现在,崇祯皇帝就想叫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从广东运银子进京城,好解燃眉之急!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运银子都快两个月了,骆养性五天前的奏折上运银子的船队到了两广的梧州府了,就快过灵渠了。崇祯想,最迟一个月,那一百万两银子就要到京城了。骆养性看来还是有能力的,回到京城我要给骆养性加负重担啊!
苦瓜脸的大学士陈演,看着建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谢升,又望望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首辅周延儒,陈演对着坐在龙椅的崇祯讲:“厘金,“
吏部尚书谢升愣了一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首辅周延儒也睁开了双眼,龙椅上坐着的崇祯皇帝也直起了腰,看着陈演。
中国古代的税有正税和杂税之分。所谓正税,就是农业税,也就是田赋。从“税”这个字就可以看出来,“禾”字旁,所以古代的正税就是交皇粮,上交点粮食。
这个规矩一直到明朝万历才改变,万历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改革,将税赋全部货币化。
一般而言,正税在各个朝代都不太重,因为古代贤德帝王都是轻徭薄赋的。有这样的惯例存在,即使是再愚蠢的皇帝也不愿意落一个横征暴敛的恶名。
明朝也不例外,根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正税是前无古人的三十税一,而且坚决不增加。
(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