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保罗-《暴明》
第(3/3)页
明朝对疍民族群严加管制。“编户立长,属河泊所,供鱼课”这种刚性规定,使得以海为生的疍民群体进入了社会最底层。然而该时段内的广东的疍民,基本脱离了贱民身份,向编户齐民下的渔民转变。
罗马文!
朱浩看过鱼龙刺青知道这里的疍民信奉天主教,欧美天主教传教士将疍民作为重要宣教对象,还为传教而学习广东话。
天主教会通过保教权庇护在传统社会中备受歧视的疍民教徒,帮助信教的疍民上岸居住、免受欺凌,并开办教会学校向疍民普及教育,使得天主教在疍民中的影响不断扩大,教徒人数骤增。
“你们的传教之人何在?”朱浩莫名其妙冒出这么一句。
吓得独臂祖群差点从椅子上出溜到地上,“什么,传教,是弘阳教、大乘教还是白莲教。”
“是天主教,”朱浩一边回答问大汉。
“你的姓名,对了,你的教名是……”
大汉给朱浩折腾的蔫了,有气无力的答道:“姓孟,我的教名是阿普里尔神父起的,保罗。”
朱浩正端起茶喝着,一听“保罗”这个字眼,“噗,”的一声茶水喷的大汉一身,原来崇祯教名也是天保罗。
朱浩一想起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好好的干嘛信教!还信的是番鬼教,这不闹的玩吗?
大明的国家机器运作就是靠儒家道家的道德价值理念和运用道德法律来监督国家运作的。可以说大明帝国是全世界最早的法治国家,这个法治就是来自儒家道家文化里的道德价值理念,法律就是道德法律,大明帝国的官僚制度是最优秀的制度,皇帝上不上朝实际上是一个样。
大明朝优秀的制度就是在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大明之后改变的,受到西方天主教的耶稣基督价值观、思想观的冲击,朝中的大臣跟传教士打的火热,天主教的垃圾道德价值慢慢腐蚀官员的灵魂。
基督徒是不拜孔子,不烧香,不祭祖,当然也不会有祖训之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