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临渊之鸣》
第(2/3)页
“帮主,分内之事!”只见周韵文取下一直戴着的金丝眼镜,整了整衣衫,径直走向演武场。
看着周韵文走上演武场,台下的众人除杨庆虎之外举座哗然,就连台上一脸淡然的叶易都面露讶色,显然叶易也没有看出周韵文身怀武功。
没有理会众人的哗然,周韵文朗声道:“叶先生,接下来就由鄙人和先生玩玩!”
虽然不知道周韵文的底细,但叶易对自己信心十足,除非周韵文已经抱丹生罡,不过叶易习武这么多年,除他的师傅之外还没有见过一个抱丹之人,就算是青云老道也只是半步抱丹而已。
自古华夏大地的武学流派便是百家争鸣,各家各派对自身的武学境界也有不同的说法,在一九二七年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后,结合清末民初国术大师对武学境界的描述将国术的境界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分类并将其推广,在此之后武学境界的描述便流传开来。
明劲,顾名思义,很简单,能让人“看得见”的劲,此处的看见并不是用眼睛直观的看,因为劲不是可以看见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对空气打拳,能让人听到啪啪的脆响,那这个人已经登堂入室,进入明劲层次了!
暗劲,是一种将人体内的气在某个部分勃发出去的一种发劲方法,要想学会暗劲首先得学会含气,只有含住元气,才能无声无息的一触即发。
化劲,化劲何义?形矩仍如明,暗不可改移,须神意运行,贯通三性,气行滚滚,发劲循循,通透无阻,如环无端,柔极如绳系,悍极如冰清。未动己知彼,随心所欲焉。此劲蕴藏于内,运化于无意之中,谓之化劲是也。其实化劲很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秋风未动蝉先觉,出神入化。此时的叶易便处于化劲的巅峰境界。
至于后续的抱丹生罡、不见不闻、见神不坏已经属于传说,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一个人如果到了这个境界那么他就是到了,如果没到,怎么描述也对他没有帮助,因为这些境界不只是肉身练皮、锻骨、易经、换血、洗髓的行为,而更加崇尚于精神的修为。
由于长期接触抱丹生罡的师傅,叶易对抱丹这个境界也有一些了解,正所谓丹者,混元无漏矣!不过周韵文并没有让叶易有这样的感觉。不过既然对方已经划下道来,叶易也不在多想,接招便是。
正在此时,却听周韵文再次说道:“叶先生,虽然不能肯定,但是我觉得我的拳脚功夫不可能和你相提并论!”
周韵文的声音很大,周边观战的众人都能听到,不过所有人都是一脸疑惑奇怪的表情:“明知道打不过还上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