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剑没有锋利之刃的外形修饰,完全是一把钝剑,古朴苍劲,朴实无华。 刚才牟寒山举剑一挡、蕴含着蓬勃的气势,重剑一劈,又似乎多了刀的力道,但威势惊人,让龙青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震退两步的龙青云也是胸腔沉闷,好似一口血痰要冲口而出,右手虎口生麻,龙泉宝剑差点脱手而飞。连忙“气沉丹田、抱元守一”,终于稳住了后退的身形。 龙青云脑海转动万千,努力寻求破解这重剑之法。 这重剑之招,没有花哨的多余动作,却可以产生如此强大的威力。与传统剑法轻巧灵活,剑走偏锋的路子,倒是迥然不同。 这重剑招式,索性放弃了剑法的技巧,全凭剑手的绝对意志和实力,以一种“大巧若拙”的风格,坚韧不移的钝感,展现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不似轻灵之剑,那般变化万千、崔璨光芒,看似平平无奇、弱不禁风中,实则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实在是一种内敛的剑法。 龙青云终于想通此剑的玄妙之处: “剑手放弃外在的技巧,全凭内力和精神的契合,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从而产生无坚不摧的威力。” 龙青云脑海一闪,双眸透澈澄明,霎那间顿悟,对武学的领悟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于无招处胜有招。” 剑招的大巧若拙、返璞归真,正是通往天人合一的必经之路。 但是,这种钝剑风格,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才能使出浑然天成的重剑。 此剑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正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牟寒山的重剑真的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非也! 即使是天下“四绝”之一的百晓松,武功已臻化境,也只是“出神入化”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境界,江湖中有这个传说。 但也仅仅只是传说。 而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