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石城告急军心人心-《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第(3/3)页

    眼下,摆在周瑜和孙策面前的是直面进取山越,打败青面龙王?

    还是调头,挥军北上,跟庐江刘枫,夺回石城?

    两难的选择。

    挥军北上,山越肆虐,以鲁肃的兵马,不一定能守住乌程。

    但一旦教庐江大军顺势南下,打破宛陵,届时很有可能丹阳易主。

    不得不说,不管怎么样,庐江时机把握,恰到好处。

    庐江这把刀,落在身上,在身上切肉,还真的难受得紧。

    不由得周瑜陷入沉思,苦思冥想破局之道。

    诸葛瑾和严畯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让二人这副表情,等在孙策示意下,看过竹简,纷纷眉关紧锁起来。

    山越不除,是大祸。

    庐江兵马不打回去,也是大祸。

    左右为难。

    “主公,在下有一言。”

    诸葛瑾看完竹简,脸上浓重,思索片刻道。

    “子瑜请讲。”

    眼前一亮,孙策伸手示意道。

    “在下以为,此等乱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舍近求远实非王道。

    且吾军久与庐江兵交战,一直未取胜,士气不振。

    莫不如,主公先以雷霆之速,打败山越乌合之众,携胜利之势回击石城。”

    诸葛瑾说的还比较委婉,岂止是一直未取胜,简直是大败而归。

    不过,他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也令人信服。

    “主公,子瑜言之有理,在下以为,刘枫虽得石城,有可能还会趁我们没有回援进击。

    但有一点,那就是人心,丹阳,主公经营了数年之久,且吴太守官声名望,颇的人心。

    窃以为,短时间内百姓不会依附庐江,只需要我们打败山越,大震士气,上下一心,三军用命。

    届时,军心、人心,皆在我们,再快速夺回石城即可!”

    想了想,严畯从另一个跟诸葛瑾不同的角度,一一分析起来。

    他和诸葛瑾,不同的提到了人心,相同的都提到了一点,士气,军心。

    固然现在回去更好,但大军没有士气,军心不可用,夺回石城反而更难。

    “唔,子瑜和曼才甚为在理。

    公瑾,这样局面,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孙策听得不住点头,看向沉思回转的周瑜,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道。

    一时间,众人把目光看向了令人瞩目的周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