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黄雀在后-《石油帝国》


    第(2/3)页

    赵跃民在叙述过程时,德川正一一直不停地用手绢擦着额头上的虚汗。

    “当然了,德川先生。”赵跃民继续说道,“你们的旋挖钻机,一年前刚刚下生产线,购买你们钻机的用户,也要等三四年后才会发现问题。”他看着德川正一憔悴的面容道,“我相信,你们的董事会早已知道此秘密,也一直在研究改进措施,以应付三四年后的投诉狂潮。”

    “你们的产品还是很不错,毕竟钻机要使用到三年以上才出问题,一般的用户也会理解。”赵跃民继续道,“可是坏就坏在,你们为了提高知名度,在销售合同上承诺五年不间断挖掘的使用寿命。

    “你们承诺五年,可是明明钻机三年后就会因这个不可逆性的技术故障而报废,你们是怎么想的?”赵跃民步步紧逼道。

    原本伶牙俐齿的德川正一,此时张口结舌,完全说不出话来。他松了松领带,感到燥热无比。他一直认为,此次在华投资,重点难题便是省工业厅的刘厅长。没想到这位如此年轻的厂长,竟然会直中旋挖钻机技术问题的要害。

    这可是他们董事会的最高机密。

    “德川先生……”赵跃民手指叩击着桌面说道,“你们旋挖钻机销往全球的销量有多少?没有一万台,也有八千台了吧。我如果在国际石油期刊上,刊登出你们钻机的故障问题,你觉得,中东和欧洲的那些客户会怎么想?你们石油株式会社,会不会因赔款违约而倒闭破产呢?”

    “不,不……”德川正一脸色陷入崩溃道,“您千万不能这么做。您若是这么做,我们石油株式会社就要背上巨额赔款……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一直在研究改进……”

    “赵厂长,赵先生……”德川正一如同救命稻草一把抓住赵跃民的手,急忙道:“你个人需要什么样的经济补偿?我可以以株式会社的名义,送你一辆丰田轿车,在日本东京为你购买一处住宅……”

    “请你不要侮辱我……”赵跃民斩钉截铁回答道。

    德川正一一愣,以他对中国的理解,明白这个时代的年轻干部们,对于财富还是有极强的免疫力。

    “是,是……赵厂长,这样吧,请原谅我的冒失。这样吧,我会让总公司给你们机修厂投资一笔款项,让你们扩大厂房,引进更多生产线,如何?”

    “这件事,咱们权且再议。”赵跃民看着对方说道,“你难道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看出你们的技术问题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