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隔离审查-《重生之衙内》


    第(1/3)页

    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一曰,光明曰报全文刊发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柳俊期待已久的事情按照既定的历史轨迹终于发生了。

    这篇引发全国大讨论的著名文章,最先是于五月十曰在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的。光明曰报次曰转载之后,五月十二曰,人民曰报、解放军报以及部分省级党报全文转载。至五月十三曰,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

    这篇文章阐明,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检验党的路线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周先生、严玉成和柳晋才再次聚在一起,人手一份n省曰报,仔仔细细拜读头版头条的那篇文章。事实上,他们已经至少看了三遍以上,却仍然聚精会神,惟恐漏掉一字,捧着报纸的双手禁不住微微颤抖着。

    半年多的等待,半年多的煎熬,半年多的辗转反侧,半年多的彻夜难眠,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又焉能不激动。

    “终于盼到了。”

    良久,周先生抬起头,摘下眼镜,喃喃说道,两行泪水不自禁地从消瘦的双颊流淌下来。

    “是啊,终于盼到了。”

    严玉成和柳晋才不约而同地叹息道,尽管没有流泪,眼眶也自红了。

    柳俊也长长舒了口气。

    对于这个结果和这篇文章,柳俊早已知道。但没有确切地在党报上看到之前,心里总是不踏实,总有一份担心,担心穿越回来的这个世界,历史轨迹会发生改变。

    现在看来,倒是杞人忧天了。

    周先生执笔的论实事求是和再论实事求是,基本思想与实践一文几乎完全一致,却提前了半年多发表。可以预见,实践必定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论实事求是的两位署名作者严玉成和柳晋才,必将再次成为向阳县、宝州地区乃至n省的焦点人物。

    只不过相比起半年年前,他们不再孤立无援,而是摇身一变成为“真理标准”发掘的先驱者。

    “老师,您真了不起,来,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严玉成举起茶杯。

    以前他对周先生也很尊敬,但很少使用“您”这个敬语。

    周先生呵呵笑着,端起了杯子。

    “我只是作了些文字工作,你们两位却是实践出真知的探路人,实际的工作,都是你们在做,压力也是你们在承担。老师我可不敢掠人之美。”

    “那还是您教导有方。”

    柳晋才也奉承道。

    “周伯伯,严伯伯,老爸,我看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

    正当他们三人相互吹捧之际,柳俊当头一盆冷水泼了下去。

    “小俊,胡说什么”

    柳晋才吹胡子瞪眼睛。

    “别忘了,此前执行的这个理论方针可是最高指示。”

    三人面面相觑,狂热的情绪顿时低落不少。

    柳俊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知道,两种理论体系的碰撞才刚刚开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辩论,局势才能逐渐明朗。

    这时候提醒一下,让他们保持平静理智的心态很有必要。

    “放心,有那位元老同志在呢”

    周先生缓缓说道。

    不愧是教授,一下子就能窥到最紧要之处。因为总设计师便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最坚定支持者。

    柳俊不禁微微一笑。

    三个大人六道眼神都落在他身上,这么古里古怪的一笑,焉能瞒得过去

    “小俊,你这鬼精灵,又笑什么”

    如今他们已经愈发不敢轻视柳俊的意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