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萧峰闻言一顿,又道:“契丹人同宋人是世仇,在下却被宋人养大...” “呵。”东方不败笑道:“难道为此,你便不活了?” 萧峰心说,东方兄的嘴还是一如既往,向来不饶人,但心中也稍稍感动,这表明东方不败于自己相交,贵在知心,并不在于自己是汉人还是契丹人,也不在于自己是否是丐帮的帮主。 “养父养母以及授业恩师玄苦大师,待在下恩重如山,孝尚不尽,起敢轻言舍弃性命。”萧峰看着天边的明月,道:“那日我去询问二老我的身世时,才知多年未曾回家,老二竟然已经苍老如斯,乔峰在外奔波许久...也该回家尽些孝心了。” “乔峰?” “唔...江湖上是萧峰,回家自然还是乔峰。”萧峰仰头又灌自己一口,道:“二老永远都是乔峰的父母,乔峰自然也一直都是他们的儿子。” 养育之恩,无以为报。 对于萧峰来说,当他说出自己的身世的时候,心中已经明白,他从此已经不属于江湖了,江湖也未必容得下他。 身为契丹人,自然也没有办法继续统领丐帮对付契丹,因此在同慕容复里应外合,大破西夏一品堂之后,便做出了这个退隐江湖的决定。 今日也只是受到慕容复的邀请,前来燕子坞做客,说好了要一醉方休的。 可没想到慕容复的酒量“不太行”,其实萧峰看的出来,慕容复也是满怀心事,说喝醉了那是假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慕容复已经从玄慈方丈处得知当年“误传”消息之人便是自己的父亲,因此在面对萧峰的时候,总是还有些不自在,但为了化解上一辈的恩怨,慕容复同萧峰也还算是真心相交,他是当真佩服乔峰的为人,若是换成自己,他可不觉着自己能够如此大的魄力,承认自己是契丹人,而非汉人。 对于萧峰来说,面临的难题同样不小,当年的带头大哥“玄慈”率人围杀自己的父母,虽然当年之人已经被生父杀了个七七八八,可确实也剩下了三人,所谓杀父杀母之仇是不同戴天的,但若无对方这三人,自己也绝无可能长大成人,更别说还当上的丐帮的帮主。 萧峰的心里颇为矛盾,自己的未来究竟要何去何从? 对于当日在少林寺,玄慈方丈也当着萧峰的面,从他的角度认真讲述了当年往事,并且“真心悔过”,或许是因为慕容复在场,所以他并没有将自己猜测慕容博还活着一事贸然讲出。 萧峰回忆玄慈方丈当时模样——“你若杀老衲报仇,老衲决计不会抵抗,甘愿死于你的掌下...” 同时玄慈方丈还向当日在场的各位玄字辈高僧下了令:“若老衲死于萧峰之手,尔等不可替老衲报仇。” 让萧峰心中很是震动,只是一掌打碎了门外的一只巨鼎,在玄苦大师面前磕了三个响头便下了山。 玄慈萧峰都没有杀,更何况是天台山的智光大师,提起智光大师,天下武林无人不服,此人飘洋过海,远赴海外蛮荒,采集异种树皮,治愈浙闽两广一带无数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两场,结果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实非浅鲜。 而当年三人之一的汪剑通,则早已病逝。 这些事情,萧峰接着酒劲一股脑的讲出来,讲出来之后也畅快许多。 东方不败心中一叹,道:“大侠之所以是大侠,便是能够背负起常人所不能忍受之仇苦...” 心说:果然自己受不得这个委屈,但不了大侠,只能当个魔头。 这个时候,东方不败看到院子里的亭子里有一个小丫头撑着下巴一直往房顶上看,笑道:“原来一身颓气的大侠更有味道,引得人家小姑娘目不转睛。” 萧峰顿时一个激灵,顺着东方不败所指看过去,恍然道:“这是慕容家的阿朱姑娘,刚才我与慕容兄痛饮时,便是她在一旁操持。” 东方不败拍拍萧峰的肩膀,道:“这岂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下就此告辞了,不打搅萧兄情缘了...” 话音一落,东方不败翩然而去。 而阿朱的目光渐渐警惕,心说刚才那个女人是谁?好高的武功! 她一开始本想要示警的,但是见到她跟乔帮主相熟,便没有多说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