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稍微动动脑子想一想,齐国历代稷下学宫的祭酒,孟子、荀子……,几乎祭酒被儒家所垄断。 真就是齐国喜欢儒家担任祭酒一职责吗?! 恐怕不全然是! 李斯思索了一会,他曾在稷下学宫求学,如果换他为齐王,当时除了荀子之外谁有资格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他苦思冥想了半天,发现他每次想到其他诸子百家德高厚重之人时,发现他们的心性要不如法家、墨家般偏激,要么就如道家般避世…… 下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 李斯虽然没有学过后世的政治哲学,但此刻的他猛然发现,正是因为儒家的下层受众极广。 所以并非是齐王选择了孟子、荀子,而是因为儒家的人数足够多,大贤自然出的也足够多,这也就导致了历代稷下学宫祭酒由儒家大儒所担任! 现在以刘御史的说法。 李斯发现确实如此,大秦难道能够从诸子百家中能够挑选出一个替代儒家角色的一家子学吗? 答案是不能! “可是刘御史也应当明白,这收缴六国旧书虽然过于偏激……” “但若是不偏激,难道刘御史能够拿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若是刘御史有更好的政令,不用刘御史提醒,在下这就前往王宫,哪怕擅闯王宫,也会禀告陛下!” 李斯收敛心神,然后冷冷的看着刘御史。 别只说不妥,却不拿出方案! 想要废除六国的文字,大秦朝堂必须做出偏激的政令,这也是始皇帝下令收缴六国旧书,他却并未反对的原因。 六国旧字若是一直存在,难免六国百姓心思旧国…… 这对大秦的大一统并非是好事! 可是他李斯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以杜绝此祸患。 现在刘御史说始皇帝此举有不妥之处,以他李斯的学识难道看不出来这其中有不妥之处?! 但想要解决问题,不可能有太过完美的方案! 就算有! 这完美的方案需要多久才能制定出来?! 而越是复杂的方案,执行起来难度也就会越大! 他李斯做了这么多年的丞相,难道没有这只会谈空泛之言的御使更知道什么政令执行起来最有效率? 始皇帝制定的政令,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 “这……” 刘御史顿时哑口无言,他脸色有些涨红道:“李相邦,诸子百家大多是仙道之人,现在你强行收缴六国旧书,难免让诸子百家与我大秦相互龃龉!” 刘御史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人道之事由我大秦掌管,还由不得他们这些仙道之人干涉!” “仙道……,想要超脱,先成了仙再说,现在还非仙人,就想要超脱于人的特权,这不是让人贻笑大方!” 李斯毫不留情的反驳道。 强行收缴六国旧书确实会得罪这些代表士阶层的诸子百家。 但这事顶多也只是多生龃龉,不可能到反目成仇哪一部…… 毕竟这些诸子百家在外域开设道场,完全可以将这些六国旧书转移到外域的道场之中。 “相邦既然有此决心,那老夫也就不再多言。” 刘御史摇了摇头。 他道:“还请李相邦多多保重。” 对着李斯施礼完毕之后,刘御史乘坐马车径直离开。 “看来这政令的反对之声将屡禁不止啊!” 李斯摇了摇头,现在还未施展政令,就有这些老臣前来阻止,一旦施展下去,恐怕会多生波折,到时候应对起来,比刘御史还要难上千百倍。 “不过本相也必须要和老师谈谈了……” 李斯喃喃自语。 他的老师乃是荀子,是儒家一派的大儒,在儒家之中德高望重,如果说服了荀况,那么政令颁布下去,就会事半而功倍! ps:我发现大多数人将一统文字看作是始皇帝的功劳,而说暴政的时候又会说焚书坑儒,其实我认为焚书坑儒一定程度上是一统文字政策实施的一个实践,毕竟想要一统文字,如果不废除旧书,根本不可能,那怎么办,只能收缴到咸阳,然后教新的教材,但受限于生产力,不可能生产出那么多的书籍,那么只能择其重者传授百姓……(这是以结果推目的,一家之言,别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