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年轻人不讲武德(求推荐)-《逆流一九九零》


    第(2/3)页

    老老林之所以会弹吉他,是因为七十年代参加工作时,便在粤省乐器厂工作。

    大名鼎鼎的国产吉他,白泽在彰明县购买的那把红棉牌吉他,便是粤省乐器厂生产的。

    老老林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跟着厂里的老师傅学会了弹吉他。

    八九十年代,华夏最畅销的吉他就是红棉牌了,几乎占据了八成的市场。另外还有梅花牌吉他,也是粤省生产的。

    当时的红棉吉他根本就供不应求,粤省乐器厂的职工三班倒,都无法完成订单任务。

    老老林的脑子活,见到华夏开始改革开放,厂里的吉他又好销售,便干脆办理了留职停薪,八十年代就下海创业了。

    他来到川省蓉城,在川音学院旁开起了琴行。

    因为有粤省乐器厂的关系,即便他是私人琴行,也很容易拿到货。

    直接从厂家供货,服务态度又比国营商店不知强上多少倍,故而没用多少时间,老老林就在川音学院乐器一条街站稳了脚跟。

    他也因此认识了不少川音学院的老师、教授以及学生,招揽了不少稳定的客源。

    因为弹得一手好吉他,川音学院不少同样爱好此道的老师、教授,也与老林的关系融洽,闲来没事,便回来他的琴行坐坐,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一下吉他弹奏技巧。

    虽然老老林没有因为开琴行变得大富大贵,但比起待在粤省乐器厂当名工人,却是不知强上了多少。

    当然,老林与白泽吹牛逼,说他家琴行传了三代,那就纯粹是酒后胡乱吹嘘了。

    总之,老老林的吉他,也弹了快二十年了,却远远达不到白泽的水平。

    这当然也很正常。

    抛开天分之类的不谈,白泽练习吉他,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视频教程,并有大量的吉他好手能够互相切磋。

    比起只能自己琢磨,闭门造车的老老林,这其中的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白教授,虽然是现代器乐系的教授,但主要研究方向还是纯理论知识,单论吉他弹奏水准,与老老林也不过是伯仲之间。

    故而两位中老年人,在见识过白泽的炫技后,全都沉默了……

    弹完一段solo,过足了瘾,装逼成功的白泽,很有满足感的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大口灌了下去。

    琴行内一时安静了下来,老老林与白教授心中五味杂陈,都不想说话。

    这时琴行的门又被人推开了,一位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的孩子跑了进来。

    “爸爸,我放学回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