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倒是把一旁的楚云吓了一跳。 “拜托?这奉孝不会有什么通鬼神的本事,能掐会算?而且叔父居然这么轻易就信了他的鬼话?!” 与曹操不同,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楚云猜想郭嘉倚仗的绝非某种玄学,这其中定是另有隐情。 但见郭嘉说的如此笃定,楚云作为兄弟没有拆他台的理由,也跟着随口附和几句,“守株待兔”坐等张扬暴毙的离谱计划,就这么轻易敲定了。 二人齐向曹操告退,一出司空府,楚云就忍不住悄声问起郭嘉:“奉孝,问你个事。” “你是想问,我为什么确信张扬命不久矣,对么?”郭嘉看似不怀好意地邪笑着问道。 “瞒不过你,说来听听?”楚云痛快地承认道。 然而这次,郭嘉却少见地卖起关子,悠然笑道:“这可不行。” “为何?” “因为,说出来,就不灵了!”郭嘉神秘兮兮地回答道,也不知究竟是否在开玩笑。 见郭嘉不愿回答,楚云也不好强人所难,每个人都有不愿吐露给别人的秘密,即使关系亲近,也该尊重对方的隐私。 故而楚云没有再深究下去的打算,二人随口聊上几句,郭嘉就率先道别而去了。 待郭嘉离开,楚云又原路折返,回到司空府上,再次面见曹操。 公事暂且安排清楚了,接下来就轮到商讨私事了。 楚云重新谈及自己与乔紫清的婚事,曹操的态度一如既往的热络,奈何先前答应楚云避免大操大办,只好承诺来日上朝时,让天子亲自降旨为二人赐婚。 谈罢操办昏礼的相关事宜,楚云拐弯抹角地替董昭说上几句夸赞其智谋等好话,并“建议”曹操下次出征时带上董昭同行。 听出端倪的曹操浑不在意地一口答应,楚云的面子岂有不给的道理?更何况以董昭的能谋略,有心随军出谋划策本就是好事一桩。 此前曹操不曾命其随军,不过是念其献策迎帝迁都之大功,不忍让其随军征战,四处奔波罢了。 既然他本人有意继续为朝廷出力建功,曹操当然是高兴都来不及。 将这些私事商议妥当,楚云方才拖着略有醉意的身子,回到自家府上。 随着发生亲密关系,乔紫清对楚云的态度也今非昔比的温柔起来,不但亲自放下手中的药理研究,还亲自为楚云灌下自制的醒酒汤,并照顾着楚云到床榻上安心休息。 两日后,文武百官上朝议政,曹操正式对先前参与各大战事的有功之臣,进行论功行赏。 由于曹操本人的官职未曾得到提升,所以大多将领所得皆是财物上的赏赐,唯有个别如张辽、高顺、刘烨、全旭等归顺朝廷不久的可塑之才,才有显着的官位提拔。 当然,最劲爆的迁任消息,还是与楚云有关。 当曹操宣读撤去楚云羽林中郎将一职,并改由曹昂担任此职位,接掌羽林军时,那些毒如蛇蝎的汉室群臣们,终于一个个展露出胜利的神色。 然而,天子下一刻即亲口宣布委任楚云为太子太傅,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顿时鸦雀无声。 无论是对楚云有意见,还是对楚云有好感的,此刻都不知该作何感想。 因为,在当今乱世,实在没人能对太子太傅这个官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来确定它究竟是被架空的闲职,还是说不准某日就飞黄腾达的潜力之职。 看着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众臣,曹操心中很是满意,这一幕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