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鬼谷子出山问罪-《赵云》
第(2/3)页
如汉昭帝时,身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刘德“守青州刺史”,刘德贵为皇亲贵胄,能被派刺青州,朝廷对青州的重视可见一斑。
两汉时期,青州地区是汉朝重要的冶铁业作坊基地。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在全国设立的四十多处铁官,青州地区占其中六处,约占总数的七分之一。
这六处铁官是:济南郡的东平陵、历城,齐郡的临淄,东莱郡的东牟,千乘郡的千乘,胶东国的郁秩。
青州冶铁业的展为铁制农具的流行与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而促进了青州农业的展。
在汉代的农具种类中,铁犁的广泛使用和改进,是两汉农业生产工具展的最重要成就。
牛耕的使用西汉初期,经过秦末长期战火洗礼,导致社会经济凋敝,牲畜数量比较稀缺,牛耕尚不普及。
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汉初,“蹠耒而耕”一直是重要的耕作方式。但其不但耗费大量人力,且效率极低。
为了大力推广牛耕,国家颁布法令禁止杀牛,凡杀牛、盗牛、盗马者,要受到很重刑罚。
到武帝初年,情况已经大为改观,民间牛马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许多地区牛马成群,这就为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对鲜卑战争的胜利,让赵风获得了大量的牲畜,也不能说是中饱私囊,他从赵东抑或第三部落交易的牛羊马匹,都是用粮食换来的。
粮食种植业的展适宜的农业环境和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使青州的粮食种植业获得极大展。旱地作物主要有粟、小麦、水稻。
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汉代青州的桑麻种植业尤其值得一提。
到汉元帝时期,齐三服官作工人数达几千人,一岁耗费数巨万钱,并织作“冰纨、方空榖、吹纹絮”等精细的丝织品。有的丝织品薄如蝉翼,透明如水,被评为织物中的上品。
桑麻是纺织业的原料,两汉青州种桑、养蚕、植麻的丰富。
受限于现在的交通条件及运输能力,纺织业必须靠近当时的原料产地,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鲁中山地周边和平原过渡的地带上。
青州农业展也有些不利环节,如与西汉时比,东汉青州辖地减少,由六郡三国减为二郡四国。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的第一个增长高峰期,人口的增长使得农业生产用地与墓葬用地生冲突。而有汉以来,一直盛行着厚葬之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