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攸出谋皇帝嫁女-《赵云》
第(2/3)页
实际上,大家都有个习惯思维:演义里那么多同姓出没的,只当一个人记。吕旷吕翔、袁熙袁谭,诸如此类的打架,也许马玩马铁马休分得清楚事迹的都少呢。
荀攸是曹操的谋主,其亮点正是在出谋划策。
三国志中有载: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可见荀攸曾有十二奇策,可惜没有传世。
被后世人传诵其实在人物能力和性格方面是要有噱头的。
郭嘉的鬼谋,荀彧的悲剧色彩,贾诩乱武的传奇,而荀攸作为谋主,他更多的是在战术层面指导曹操获胜,似乎很多时候难以激起读者的欲、望。
郭嘉遗计定辽东,非常有传奇特质。荀攸的轻兵奇袭白马这种计策,在后世眼里,看不到什么噱头,但就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无疑是在战术层面最符合曹操要求的计策。
曹操更多的时候只是喜欢用谋士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而郭嘉正好符合这一点。
在具体策划方面,更多的是靠荀攸,所以他缺乏噱头,更多的是靠朴实无华的战术策划来获得谋主的地位的。
说白了,一个是战略的高度,另一个是具体的战术。
其实,赵云得不到这个妻侄子,内心相当愤懑,或许不看好自己的未来吧。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该去捧何进的臭脚,屁颠屁颠当一个黄门侍郎,几个意思?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难解释清楚,反正目前为止,他们叔侄俩没啥交集。甚至于到了雒阳任职的荀爽,爷孙俩平时都不咋来往。
刘宏可是十分清楚,荀攸才是何进更够在颍川太守、河南尹上中规中矩,不被京城里挑剔的世家们数落的大功臣。
“荀爱卿,不用紧张,这又不是早朝。”灵帝打起了精神。
黄门侍郎是隶属尚书台的官员,又是皇帝近侍,可以出入禁中,所以身份和地位较为特殊,有为皇帝监督尚书事的职能。
荀攸诚惶诚恐,近来因为黄巾闹事,党锢解禁,不少世家的人开始注意皇帝。
身为黄门侍郎,他很注意分寸,连和叔爷爷荀爽私下里都基本上不来往。他平时除了公事公办,和皇帝也没有过多的接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