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海洋贸易-《赵云》


    第(2/3)页

    确实让人接受不了,海上把东西卖给谁?龙王爷吗?还是虚无缥缈的什么方丈蓬莱的神仙们?真有神仙可不食人间烟火的。

    “正是利用大海做生意!”赵云点点头:“大海之大,无法想象。光凭人力,穷其一生都不能走完,利用舟楫,则远达异邦。”

    “传言海外之人,皆化外之民。”庞启隆小心翼翼,毕竟他不熟悉:“他们仍茹毛饮血,甚至还吃人,如何做生意?”

    “正轨兄都说了是传言,”赵云笑道:“在交州没有归化之前,先辈们怕是也这么认为的吧,只不过是比我们落后一些的部族而已。”

    “哎呀,庞大哥你吓死我了,还吃人呢!”蔡妲小手拍着胸口。

    有了主公和张机的解释,徐庶将信将疑,看到小娘的小女儿做派,确信无疑是女孩子。

    真要娶一个男的回家,徐家丢脸,连钟家都要跟着蒙羞。

    蔡瑁看着大而化之的妹妹,皱眉不已,越发后悔带她来参加。唉,也不是带的好吧,偷偷摸摸穿着文士衫快到了才知道她也在。

    “从古籍上,云家得知,从交州、扬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出发,经大海能到达不同的地方。”

    赵云侃侃而谈。

    “云幼年时,曾与父亲一起贩马的苏双与张世平叔父在河水口扬帆出海,至今九年矣。九年来,每年都有人归家告知平安。”

    其实,两人也没严格分道,哥俩一个走陆路,一个走海路,互相呼应,每隔十天半月,都在一个地点等,不见不散。

    赵家部曲,每隔半年确实回来报了平安。

    出发之日,赵家财力已是冀州之冠,从交州采购巨舟。赵家劲卒,都是见过血修炼了导引术的三流二流高手。

    他们的远航,把赵家的崛起拖慢了至少两年。

    在赵云九岁的时候,赵家的触角才缓缓扩张,不是财力的问题,而是人才的培养。

    好在流民处处,赵家的金字招牌让流民们趋之如骛。

    “云随身的护卫首领赵龙,就是远航归来的。”赵云呵呵笑着:“他才归家三年。”

    这个年代远洋贸易唯一的麻烦就是地图和语言,拿在手上怎么看怎么不像后世的模样。

    名字也是稀奇古怪,什么大鸟岛、小树湾、熊窝子,不看比看还清晰。

    “九年?”荆襄大小家族一个个都石化了。

    那是什么概念?大汉疆域够大了吧,要是处处能行船,半年足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