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等奖和鼓励奖则有二十几人。 几天之后的一次公开会议上,马哨亲自为征文大赛的获奖者们颁发了奖励,当众表彰。 表彰结束之后,他则单独叫来一部分获奖者,与他们交谈。 首先被他叫来的不是浓烟,而是二等奖的获得者之一,威廉·塞巴斯蒂安。 这看上去是个白人名字,事实上它确实属于一个白人。 获得二等奖的三个人分别是乱发、长毛,以及这个威廉·塞巴斯蒂安。 此人是最早皈依阿帕奇的白人之一,也是最早接受培训成为灵谕教萨满祭司的白人之一。 和浓烟一样,威廉·塞巴斯蒂安的文章也是围绕爱尔兰大饥荒写成。 但相比之下,他的行文有点不太流畅,他的阿帕奇语还不够熟练。 行文上的瑕疵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导致他落败于浓烟的,是他有些极端的思想。 大概是因为塞巴斯蒂安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长时间地生活过,有切肤之痛。 所以当他接触到灵谕教内核中的那些红色思想之后,几乎立刻就转化成了一个狂热分子。 当他批判爱尔兰大饥荒中封建贵族和资本家的作为时,语气之激烈,完全可以破口大骂来形容,显示出强烈的仇恨情绪。 马哨甚至怀疑,塞巴斯蒂安文章的最初版本可能是用脏话写成的。 “塞巴斯蒂安,你的文章写得不错,考虑到你学习阿帕奇文字的时间不长,这是个令人吃惊的成绩。”马哨说道。 “谢谢,大酋长。”塞巴斯蒂安礼貌地说。 他有着一头并不浓密的金发,面相是典型的德裔。不过他此时的装扮和眠熊城的阿帕奇人无异,头上还绑着一根羽毛。 马哨大体能分辨白人的长相,尤其是德裔,具体特征他也说不清楚。 这可能是因为,德国某一类电影给他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