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然后,天亮了。 成都城外,车水马龙。 城门还没开的时候,城外的商贩们就已经排起了长龙。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虽然短短不到一个月。 整个成都城就焕然一新。 改制的消息虽然让乡绅士族们提心吊胆。 甚至还私下里聚会,商议如何应对。 更是达成了同盟,表示与新镇南公府对抗到底。 还煞有其事的写了血书。 可这帮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是诸葛亮和刘备这俩人对手。 初出茅庐,未曾经历风霜,斗志昂扬,一心想要施展抱负的诸葛亮。 历经生死,看透世间百态,返璞归真,心如止水却又重振雄心的刘备。 莫说是成都城这帮没见过世面的乡绅士族,就算是对上梁羽和房玄龄,只怕也不可能在诸葛亮与刘备二人手上讨得任何便宜。 成都的百姓仿佛都忘记了楚家已经不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子有条不紊的过着。 唯一让他们有所察觉的是,来往成都的商队比之前更多。 甚至连挂着霍家商行的商队都频繁出现在成都城内。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开心的事。 百姓们开心,是因为霍家商行带来了可以让他们多一分收入,养家糊口的岗位。 每天如流水一般的货物搬运,几乎带动了整个长安城所有闲置劳动力。 士族们开心,是因为霍家商行愿意让他们跟着一起行商。 霍家商行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权,是天下所有士族都梦寐以求的。 只要跟着霍家商行,不管往西域贩卖任何货物,只需要缴纳一成的商税。 而在此之前,就算是楚家的商队也得缴纳三成的税。 诸葛亮对付这帮士族的办法之一就是从税上下手。 只要听话的就有钱赚,不听话的不仅提高税收,而且还要排队抢每月的行商名额。 只有背叛阶层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层。 这句话在成都,乃是整个南楚的士族,被他们实际行动诠释的淋漓尽致。 所有反对南楚改制的人,全都放弃了对于南楚新政权的抵抗,争先恐后的向诸葛亮为主导的新镇南公府表忠。 当初叫嚷的最凶,提议组建同盟写血书的那位,更是直接倒戈,主动献上写书。 还把所有的锅甩给了那帮受了怂恿,在血书上签名的士族。 诸葛亮也十分配合的接受了投诚者,并高调的宣布成立南楚商会。 任命献上血书的士卒为会长,授予他可以安排商队出行谁家在前谁家在后的权力。 整个成都士族瞬间分崩离析,为了这无法给他们带来利益,只能彰显自己面子的事私下里打的头破血流。 以至于在诸葛亮出城送殷诚回来的时候,那些挨打了的士族还拦路当街告状,涕泗横流,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 殷诚看着站在城门口安抚那帮士族的诸葛亮,微微一笑。 “天下间的士族果然都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哎,不得不说,要论政治手腕,我比之诸葛师兄还是差得远了。” 殷诚坐在马上,手里捏着徐妙锦赠送的香囊。 淡淡的幽香随风飘dàng),让他心大好。 夫子则翻看着自己编纂整理的殷诚背诵的书籍,头也不抬道:“可即便如此,千百年来,天下变更,所有君王靠的还是这帮士族。” 殷诚白了夫子一眼,道:“天下所有的财富全都聚集在他们手里,不靠他们靠谁?不过话又说回来,哪个皇帝不是得了天下之后,就开始对付这群帮着皇帝登基的家伙?” 夫子没搭理他,一行人顺着官道缓缓的走着。 “你难道当真只是出来转一转那么简单?” 成都城消失在视线内,周围也没有了来往的客商,夫子合上了书,看着殷诚问道。 “当然不是,我还以为老师不会问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