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调之后无中秋-《史上第一绝境》
第(3/3)页
梁俊抬起手来,没有说话。
这三个月里,他几乎一言不发。
一来是没有敢主动和他聊天,二来自己一说话,其他人只会点头称是。
或者直接跪倒在地。
这让梁俊很不舒服。
因此梁俊也乐得自在,不说话就不说话吧。
嘴巴用来吃各种美食,他不香么?
好在经过三个月的相处,德喜已经习惯了沉默的太子。
两人更是有了默契。
梁俊一伸手,德喜马上就知道他要什么。
恭敬的递上来毛笔,梁俊接过来摊开纸。
这些日子里,他倒是一直都在练字。
只是根基太差,练了三个月,字算不得太好,却也勉强能够拿出手了。
主仆二人站在高楼之上,东宫的景色尽收眼底。
这几日天气不好,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整个东宫被朦胧的雨幕笼罩,红墙墨瓦被细雨浸润,露出原本的光泽。
站在高楼之上,冷风吹来,非但不会让人觉得寒冷,反倒愈发的精神。
烟雨之中的亭台楼榭延绵到天际边缘。
楼下的羽林军身着黝黑的盔甲,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出现在梁俊的视线里,又缓缓的融入雨幕之中。
偶尔有休值的宫女,撑着一个油纸伞,缓步走在红砖铺垫的道路上。
忽而对面传来同伴的招呼,油纸伞停下脚步,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宫女撑着手,提着裙摆钻进油纸伞下。
偌大的油纸伞仿佛注入了灵魂,传来低低的莺声燕语。
一切犹如雨墨画卷般。
真好。
梁俊目送油纸伞消失在视线之中,忽而道:“德喜,你可曾听说过水调歌头之后无中秋。”
德喜一愣,有些意外,慌忙道:“回殿下,奴婢未曾听过。”
梁俊道:“哦,今日让你听一听,可好?”
三个月来,这是太子爷主动和自己说话,德喜又惊又喜,道:“谢殿下赏赐。”
梁俊抬起笔,准备写字,忽而道:“那你可千万别告诉皇帝。”
德喜如遭雷劈,脑子里一片空白。
“殿下,殿下知道了!”
他想要下跪求饶,却突然发现,因为恐惧,自己的双腿居然不听话了。
梁俊转过头来,露出微笑,道:“开玩笑的。”
说着也不管德喜怎么想,注意力又回到了宣纸之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梁俊挥毫泼墨,意气风发,仿佛苏东坡附体,李太白上身。
“不知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
德喜突遭变故,不知如何是好。
忽听太子吟诗,不由得听了下去。
他虽然是个太监,但自小便跟随太子伴读。
因此单论学识,寻常秀才都无法与之相比。
只是听了这两句,心中的恐惧被惊讶代替。
忍不住叫好的:“好诗,好诗!”
梁俊转身道:“这是词。”
德喜骇的脸色煞白,改口道:“好词,好词!”
梁俊看着纸上的字,有些满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
念了一遍,感慨苏子当真是大文豪,这样的词句,自己就算穿越百次,那也是写不出来的。
正要接着往下写,梁俊却停住了。
“哎?”梁俊握着毛笔直头疼,之前那种提笔就忘的感觉又上来了。
“好像不知天上宫阙后面,不是高处不胜寒啊。”
明明没写之前,心里还把水调歌头背了一遍,怎么这拿起笔来刚要写,后面是什么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低什么户来着?不知天上宫阙?对影成三人?不对不对。”
“不知天上宫阙,自挂东南枝?”梁俊用力的拍着脑门,看得一旁的德喜心惊胆颤,这祖宗又练的什么功这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举杯邀明月?”
“不对,不对。”
“不知天上宫阙,海日升明月,也不对。”
“宫阙宫阙,不知天上宫阙,明月,什么月,什么月。”
...
“fuc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