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景春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就算是关乎到你们所需要购买的商品可能涉及到的商业用地,也必须进行评估,大明立国首要任务是保证没有人会饿死,达不成这个目的,大明宁愿不经商。 你们要买的东西可能会在之后出现数量不如现在那么多的情况,价格可能也会波动,我希望你们做好准备,因为大明维护国民吃饱肚子权利的决心是不可能动摇的。” 好家伙,这话都能说出来,看起来问题的确非常严重。 一时间不管是本地商人还是外国商人, 都露出了极为凝重的表情。 明国的确不会乱杀人,所有政策都有前提,但是所有政策也都是冲着他们来的。 且这些政策到底会不会执行、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也都是明摆着的。 他们不由得开始怀念起了之前南宋统治他们的时候。 南宋统治的时候,只要能搞到钱,农业算什么?粮食算什么?人命算什么? 那才是他们最喜欢的黄金时代。 可是眼下看起来,这一切都回不去了。谷沆 就像是阳光下的泡沫一样,如梦如幻,七彩斑斓,却转瞬即逝。 啪嗒一下,没了。 当然要没有,逆城市化和限制商业本来就是明政府的既定策略,将南宋过于虚假的商业繁荣所产生的金融泡沫拉回正轨,本就是这个时代该做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生产力生产出足够的商品,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就那么喜欢通货膨胀? 千万别把重农抑商看做贬义词,古时候的重农抑商就等于现代政府通过操作把进入金融业的热钱逼回实体经济当中。 当下的大明并不需要太过于发达的商业。 发达的商业需要商品,需要足够的产能带来的足够的商品,没有那么多商品,钱只能变的不值钱。 南宋商人们所拥有的商业用地大量侵占农业用地,很多良田都被用作种植经济作物而非粮食,朝廷和权贵官僚们赚的盆满钵满,白手套们也获利匪浅,但是那些需要吃饭的平民就惨了。 南宋的海外贸易获利颇丰,会让统治阶级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奢侈,但是一文铜钱也落不到普通民众的口袋里。 且大量土地、劳动力用来应付海外商贸,从事烧制瓷器、纺织丝绸、种植茶叶等等,正常的粮食生产也面临威胁。 同时海外商贸换回来大量不能吃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还间接推高了粮价,推高了平民的生活成本,平民们只能面对日益上涨的粮价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而欲哭无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