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书生-《从通幽之术开始》


    第(2/3)页

    杨逸没有回答他的话,脑中思绪万千,想着自己脑海中书籍的问题。

    这书籍是自己在此世安身立命的保障,不会向别人透露半点半分的,就算是最亲之人也是不准备告诉的。

    这老者不过是测算一下,就落的如此下场,这宝贝到底什么来历。

    宋远之见他不愿多言,识趣的不在发问。

    ……

    ……

    堂外的老大夫听闻病人醒来,进来给看了看他的情况,把把脉,才确定他已无大碍。

    “你这命是保住了,只是身子得虚弱一阵子,待我开个方子,你拿回家去吃吧。”

    “多谢大夫了,能保住命就好,保住命就好……”

    ……

    ……

    老大夫说完便到堂外,吩咐学徒们抓药,杨逸来到堂外,结清了老者的诊费。

    与这医术不凡的老大夫闲聊了一阵,见太阳已然落山,杨逸也不可能一直等那老者病好,离开前也尽量帮助他们。

    杨逸在酒楼中听到二人的交谈,知道这爷孙俩已经没钱了,不过此事因他而起,他还是咬咬牙,十分心痛的,从怀中摸出十两银票,递给了他们,也算不让他们为住宿和药费担心了吧。

    ……

    龙安城内的一处街道上,杨逸缓步走到集市的粮店内,开口对店家喊到:

    “店家,给我拿十斤黄豆。”

    “好嘞,客人稍等,阿狗,去称十斤黄豆给客人拿去。”

    面貌和善的掌柜一边笑着回答杨逸,一边吩咐自己的伙计去称黄豆。

    杨逸站在柜台等了一会,店伙计拿着称量好的黄豆走了过来。

    “客官,您的十斤黄豆,您拿好,承惠铜钱二十文。”

    杨逸感叹到钱真不经花啊!从钱袋里摸出二十文铜钱付给掌柜,提着黄豆,与刚买的香,背着青渊剑往城外走去。

    ……

    此时天色已暗,杨逸走在回观的路上,听着风吹的路边的树叶沙沙的响,只觉炎热的夏季有了一丝清凉。

    一名身穿补丁的清秀书生走在路上,风尘仆仆,脸色略有些憔悴,一阵风吹来,书生只觉后背一凉,紧了紧背上的藤木书篓,继续赶路。

    他叫李宣,是这江南的一个贫寒秀才。

    在过几月,便是唐朝会考,各地的学子此时正往唐朝国都京城赶去。

    古代路途难走,离京城远的学子便要早早动身赶路,富贵学子乘车坐船,一路悠哉悠哉的上京赶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