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有客人来-《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2/3)页

    先由各郡县组织考试进行遴选,择优晋级,来京城参加复试。

    这样考生便不需要来京城参加初试,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复试在京举行,殿试还是老规矩,由他这个当皇帝的亲自主持。

    这样一改,看似改动不大,但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却不少。

    尤其姜万钧提出来,各郡县可以自主出题。

    姜万钧的提议得到了百官们的一致支持。

    将初试下放,也就意味着下边的官员手上的权柄增加了。

    谁不想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地?

    李纲对此也没有意见,上一次抡才大典他真是忙坏了。如果举行第二次抡才大典,搞不好可能会有上万考生涌进长安,到时候他就算累吐血也忙不过来。

    更何况他与褚亮还要忙于办学的事宜,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接下来又处理几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临到下朝,姜万钧将新罗使节的事抛了出来。

    姜万钧本以为不会有什么波折,却没想到,大家在涉及到高句丽的问题上,相当抵触,不愿与其为敌。

    一口一个让姜万钧三思,可把姜万钧雷得不轻。

    为什么大家不想得罪高句丽?

    这一切都拜杨广所赐,杨广带着百万大军东征,结果被弄的是灰头土脸,以至于让很多人觉得那高句丽是一个不详的国家,谁沾上谁倒霉。

    大家担心姜万钧步杨广的后尘,同时他们也担心姜万钧穷兵黩武,频繁对外用兵。

    至此,姜万钧总算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历史上李世民会打高句丽?

    因为不打这一仗,这个坎永远过不去。

    以后每次提到高句丽,大家就会想到杨广的失败,继而在心里潜移默化的觉得,高句丽不好惹,最好能不惹就不惹。

    这怎么行?

    这是任何有志气的帝王都不能接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