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皇帝很尴尬-《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2/3)页

    柳铭淇这一次立功,不是为皇帝立功,而是为整个朝廷,整个天下立功,所以景和帝就不发“中旨”和“上谕”,而是选择了更加正式庄重的方式来奖赏他。

    片刻之后,赵寿拿着写好的文书,给景和帝看了之后,便差人送往文渊阁。

    大康朝的圣旨是有很强的约束的。

    如果是“中旨”和“上谕”,那随便皇帝怎么发都行,一旦牵涉到了正式的圣旨,那么一定要文渊阁的众位丞相们都认同,才可以用圣旨的形式发出。

    否则这道圣旨根本就发不下去,没有任何的效应。

    这也是当初大康朝的太祖为了限制皇帝胡作非为,特意增加的一条约束。

    不然一个皇帝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实在是太恐怖了,一个王朝瞬间就会玩完。

    今天这事儿,是三位丞相一起看到的,当然不会反驳。

    虽然另一位副相钟昶不在京里,可四分之三的人数已经同意,那么也没有问题了。

    两刻钟过去,一份由庶吉士誊抄好的正式圣旨送回了景和帝的跟前。

    趁着这个时间用过膳的景和帝,顺手便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去颁给铭淇吧!”景和帝把圣旨交给了赵寿,笑着说:“这小子天生惫赖,也不知道这么早给他封赏,是不是一种揠苗助长。”

    “陛下皇恩浩荡,裕王世子一定能上秉天心,日后更加效忠于王事,为我大康朝做出更多的功绩的。”赵寿四平八稳的回答道。

    “我觉得日后他气我的时候肯定更多。”景和帝想起了这两天柳铭淇的表现,稍微有些头疼,“不过他要是再能做出和这一次的数字与记账法改进的功绩来,我被气一下也无所谓。”

    赵寿这话也不敢接,喏然退下后,将圣旨交给了专门颁旨的宦官,宦官带着千牛卫便出了皇宫。

    景和帝都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上午认真听课了半天,现在用了膳,正是春睡浓的时候,便在御榻上面小眯了一会儿。

    等到景和帝醒来,已经是未时已过,申时的开头,眼看着今天的太阳都要往下落了。

    在贴身宦官的伺候下,他穿戴整齐的站了起来,顺便问道,“今天有什么急奏吗?”

    “回皇上的话,轮值太监和千牛卫统领,都没有消息”贴身宦官道。

    “好!”

    景和帝话音刚刚落下,门口就响起了赵寿的声音,“圣上,圣上您起了吗?”

    赵寿伺候景和帝已经三十年了,他的语气变化景和帝听得出来,看样子好像有点急的模样儿。

    景和帝眉头一皱,挥手道:“宣他进来。”

    “是!”

    宦官挥手让站在门口的两个小宦官打开了门,赵寿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圣上,不好了,裕王世子又闯祸了!”

    景和帝:“!?”

    “什么意思?”他惊讶了起来。

    “就在刚才,绣衣卫都督高敬到了宫里紧急禀告事情。因为您在休息,所以他告诉了我,裕王世子带着一群人堵在春香楼,把礼王三子璐国公铭华给打了一顿,现在璐国公被抬回了家里,据说伤得不轻。”赵寿小声的道。

    礼王的第三个儿子铭华,已经成年了,今年二十二。

    景和帝按照惯例,给亲王的正牌王妃生的庶子封为公爵,铭华封号便是璐国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