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一个十米多宽,三四十米多高的宝塔,总分有七层,每层有八角。 给人以巍峨厚重的感觉。 在「隔垣洞见」的眼中,可以看见宝塔之上符文密布,灵光悠然。 显然是有着阵势、禁制加诸其上。 这应该便是此塔完好无损的一大原因,同样这也说明了此地的重要。 将张宝仁引入塔中之后,道童便退走了,将空间留给他一个人。 宝塔第一层中立着两圈高耸的书架,书架沿着圆形的空间,一内一外套在一起。 之上摆满了蓝皮古籍。 这里是道院的藏书阁。 关于隐秘世界与道士的一些基础知识,整个八百里城中这里有着最为详尽的记载。 张宝仁先绕着两个书架转了一圈,大概的了解了其上书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中取下了几本。 来到了一个向阳的窗口,借着从小窗外透入的那一缕金色的阳光慢慢地翻看着… 前身本来就是识字的,张宝仁穿越而来后也继承了这一点。 还有就是之所以借着阳光看书,并不是里面太昏暗,哪怕是在黑暗中他也可以看清蝇头小字。 这样主要是为了有仪式感,张道长比较在意这种东西。 因为「斩三尸」的缘故,张宝仁的资质已非比从前,哪怕不用“真我之境”,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加之这一层记载的都是一些简单的东西,很轻易的就能理解。 手中的几本书很快就被翻完,然后又根据看过的这几本书的内容,另找了几本有所关联的书籍… 就这么周而复始,脑海中的一些疑惑慢慢的得到了完整的解答。 不一会儿,第一层中需要看的书籍已经全部翻完,同时他也对“道士”这一道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第一层中众多的典籍中除了一些简单历史,名人传记,剑术武学之外。 剩下的便是张宝仁真正在意的……关于“道士”第一境“术士”的介绍。 “道士”之道的根本在于“符箓”之上。 所谓的符箓便是规则的语言,是某种世界真理的显化。 每一种“符”都是天地规则的一部分,都代表着一种特别的力量。 只要真切的理解了某一种“符”的本质,然后将其的力量施展出来,反映到现实之中,这种神奇的力量便被称之为“术法”。 “术士”即为掌握术法的人。 只要掌握了一种或数种术法便可称为“术士”。 “术士”的修行便是理解“符”的本质,将之印刻在心中。 然后便可以心力(灵光)将术法施展而出。 因为并非每一个单独存在的“符”都有意义,但一些没有意义的“符”如果同时存在却有可能带来神奇的作用。 所以便有一些术法是由两枚甚至数枚“符”所组成,这样的术法通常影响会更大。 了解完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张宝仁便沿着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的空间小了一点,但其中的书架更小,由此却还显得更加广阔了一些。 这上面的书都是一些“术士”需要学习了解到的,实用性、普世性的基础知识。 如《符文三百译》、《甲等符文解析》、《千符观》、《手印详解》等… 同时还有几样术法陈列之上,“守一”、“静意”、“心灵”、“神行”… 从道士开始出现到今天,经过了无数年的发展,道士们已经掌握了无数的符文,也掌握了无以量计的术法。 每一个符文都有它的意义,但是对“术士”来说,绝大多数术法都是无意义的。 精力有限不能浪费在这些东西上。 只需要掌握一些精心挑选出来的术法修行即可。 同时因为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术法都不简单,道士们便研究出来了手印,手心相连,通过不同的手印变化来帮助施法。 张宝仁大概看了一下这些术法,发现其中全都是专注于修持自身,如:“守一”——集中意识,可让人真正的认真、全神贯注。 “静意”——心灵宁静,不染外魔。 “心灵”——手巧,灵活双手,帮助结印。 “心死”——睡眠,可增长恢复精神。 还有用于调节身心的“吐纳”…… 十几种术法之中,只有一个“神行”是用来赶路。 而用于攻击护身的术法则哪怕一个也没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