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再来一计-《大唐农圣》
第(2/3)页
除开这片区域,再往东北,或者西北的地方,还有上千里的土地,都被孙享福暂时划为三类土地,即草场,更适合放牧,如果有兴趣在草原上投资牧业的,也可以竞拍,价格很便宜。
当然,孙享福拿这些草场出来做文章,可不是只争对汉人,他名言指出,商贸置业是不分国籍的,也就是说,外国人,或者外族人,也是可以来善阳买房置业,投资开店的,因此,他还邀请了回纥部,薛延陀部,室韦部,靺鞨部,霫部等,土地与安北都护府管辖地界相邻的人来参与这次大会,他们同样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租用大唐的草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唐现在人口太少了,根本顾不过来那么大片的区域,与其在实际上被他们霸占着,不如名义上先拿过来,收取少量租金给他们使用,如果能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孙享福归为一类和二类的土地开发出来,就是非常好的结果了,而且,大唐周边不能没有畜牧业,随着人口的增长,想要保障肉食,畜牧业还必须得更加发达才行,这得依靠那些游牧民族。
最后,重点的问题来了,参与投资置业的条件。
首先是置业的要求,租房,租铺面,买房的,价钱你自己去跟业主谈,但所有在善阳城内置业的人,都默认为同意遵守善阳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管理条例,一应经营场所,必须获得都护府衙门颁发的营业许可证,上缴相应营业税收。
其次是竞拍拿地的要求,现场必须上缴首付款额度达到一成以上,交易才算成功,而后续的欠款,你可以跟都护府衙门签订分期还款协议。
当然,不是说你拿到地了,就可以丢在哪里不管了,对于土地的开发时间,也是有限制的,一类地,每年必须达到三成以上,三年内必须全部完成开发,这期间,都护府衙门,会为你提供开垦技术,种植技术,等一系列的支持。
所以,地买的多了,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开发的人请注意了,每年没有按照要求开发出足够的数量,三年之内不能全部完成开发的,属于违约,到时候都护府衙门有权利把地收回,或者视情节处以罚款。
二类地的条件相对放宽,一年只需要完成一成以上开发,八年之内全部完成就行,三类地,直接没有限制耕种要求,因为那本就畜牧区。
这也就是说,各家买多少地,需要准备多少劳力,自己得有个预算,孙享福对数值也有了一个大概估计供大家参考,第一年因为要开荒,平均每个青壮劳力二十亩为宜,开成熟田之后,次年,每个劳力负责种植的熟田也不要超过三十亩,因为有都护府衙门的技术指导,种田不是那么粗糙简略的事情,产量,也不是目前中原之地可以比较的,这样平均算下来,每户六十亩左右,比中原地区种永业田的人少种二十亩,比关中地区种完自己的永业田,还去佃别家的田种的人,轻松了至少一倍。
不过,即便是这样,大家也觉得能够接受,在农耕方面,谁也没有资格质疑农门掌门孙享福,因为他已经多次的证明过自己了,有实例可以看到。
以朔州之地今年的麦子普遍四石以上的收成来看,这些世家,拿了地之后,组织农户去到关外种植是妥妥的有利可图的,毕竟,一户算两个壮丁,以最低的四十亩算,一年的收成也有一百六十石以上,两个壮丁一年能吃多少?算上小孩,吃三十石粮食撑死了,这样,一户百姓一年至少能给主家创造一百三十多石粮食的纯收益,这还不算第二年种植三十亩熟田以后。
而且,在这些世家子的心里都有一笔账,等以后田开出来成熟田了,他们最终还是会让这些农奴们种植和关中差不多大小的田地的,那收益可就比在关中种植田地划算多了,关键是,关中的田地大都有主,你有钱也不是那么容易买到大量田地的,而且田地种植起来之后,是要交税的。而关外,免税三年,三年以后的税率,也比中原底一半。
越是按照孙享福在报纸上给他们列出来的计算方式来算,他们越是觉得这里面有利可图,当然,唯一的担忧是关外种地够不够安全,不过,当去关外的人形成一股潮流的时候,大家也就不怕了,毕竟,自从李世民上位之后,大唐对外的战绩摆在哪里,全部是快胜,大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