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政治新星马周-《大唐农圣》
第(2/3)页
好吧!李世民闻言又要拉粑粑了,也不知道茅塞顿开的次数多了,他的快感是否依旧,一拍桌子便道,“此言有理,不动刀兵,而收天下之利器,乃谋国之策也。”
听完了这个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众臣纷纷点头抚须,他们从没想过,商事,竞对国家如此之重要,一时之间,诸多想法都冒了出来,竟然陷入了沉思。
马周是个积极入仕之人,难得的获得一次李世民的召见,自然是想把肚子里的货都掏出来,等了几息时间,看大家都差不多想出个头绪来了,他又道,“其实咱们大唐一直有一项紧俏物资得不到供给,而使百姓的生产力提不上去。”
“什么东西?”李世民闻言率先问道。
“盐。”
说到盐,李世民和众臣的面色都暗淡了下来,这个东西是人体必需的,但大唐的产量极少,中原地区少有的几口盐池,经过前面历朝历代的开发,现在的出货量都很少,致使粗盐的价格都达到了几十文一斤,大多数百姓根本都吃不起盐。
而没有盐吃,会出现很多严重的后果,身体浮肿无力这是最常见的,长期处于盐份不够的状态,人的寿命也会很短,要不怎么说李世民不敢太劳费民力,就算耕种这种大事,也是能简化则简化呢!因为盐摄入量不足的百姓,根本不堪驱使。
当然,马周也是因为跟石大郎在一起工作了几个月,才知道了幸福村的人为什么工作效率那么高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顿顿有盐吃,而且,通过研究,望江楼早就掌握了一门制盐的工艺,可以将粗盐提炼成为精盐,这才让望江楼的食物比别处的食物味道更足一些。
不过这是人家的独门经营秘方,马周是道德君子,不会爆别人的料,他只是想提醒李世民,咱们大唐完全可以不用那么紧巴巴的过日子,盐这个东西,吐谷浑和于阗国多的是,大可以出钱让他们把盐运过来,惠及大唐全民,让所有老百姓的劳动力再提升一截。
“不出几年,朕必定要灭了吐谷浑。”
就像大唐禁止盐铁出口一样,吐谷浑也禁止了盐铁出口,尤其是禁止盐流入大唐,大唐如果想要买他们的盐,需由朝廷出高价,还要出海量的运输费用,所以,大批量买他们的盐代价过高,朝廷接受不了。
“陛下雄才大略,灭吐谷浑是早晚的事,不过在此之前,咱们可以用手段先分化吐谷浑内部,减小到时候灭他们的难度,同时让咱们大唐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好处。”马周闻言笑了笑道。
“快快道来。”李世民和几位大臣几乎是同时道。
“关键还是在商人身上,吐谷浑的商人也不少,每年都会到我大唐贩卖牛羊皮货,现在他们产出的皮货不好卖,便无法赚取利益,陛下当以利诱之,臣听闻关外之人对我大唐的烈酒十分喜爱,如果吐谷浑那个商队运出来的低价盐最多,那么,陛下便可以将这烈酒的独家经营权放给他们,引起他们商队之间相互竞争的同时,让伏允疲于防范商人走私,这些商队都是各部头领的支持的,长此以往,他们必与伏允产生间隙,稍加挑拨,便会反叛,而我大唐,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得到低价盐的同时,坐看吐谷浑衰弱。
另外,西域诸国中,若是有途径于阗国的商队,也可让他们顺路带一些盐来,朝廷定价收购,再平价出售,则大唐的盐价,可下降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