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儒家修行体系-《武唐仙》


    第(2/3)页

    殿内一片静默,文昌帝君公布的修行体系,深合儒家风格,在场诸贤皆饱读诗书,理解起来不难。

    不片刻,郑玄问道:“体系既已明了,儒门中人如何得神通?”

    孟子道:“神通由心生,由文气而生,由儒家六艺中来,凡有功名者,可往文英殿参拜帝君,授法静修,七个层次,渐次而进,凡宵小、邪祟,皆可镇杀!”

    郑玄又问道:“可得长生否?”

    郑玄所问的长生,并不是真的长生,而是如修士那样寿元大增,其实儒家最大的问题是修心不炼体,哪怕修出神通,身体也依然虚弱,充其量只能达到人间武夫的层次。

    孟子摇了摇头:“不可!”

    “可与释道斗法否?”

    郑玄继续问。

    孟子道:“除非真正不沾因果之辈,皆可斗之!”

    “善!”

    殿内儒家诸贤都听明白了,皆道了声善。

    从表面上看,儒家修士不能长生,令人遗憾,但大劫还有十八年,连阳神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在劫数中活下来,何况诸多只有几百年寿数的中小修士?

    故而在劫数面前,寿元没有意义。

    如把天道视为君王,儒释道、诸子百家及魔道姹女各流派都是文武大臣,劫数过后,必论功行赏,儒家相对于释道两门,人口基数大,占据朝堂,拥有大义名份,挺身而出,义不容辞,也必然牺牲最大。

    而功劳与牺牲对应,儒家付出了重大牺牲,必然获取泼天奇功,或许天道都会有所改变,冥府中的儒家诸贤,也可能获得飞升成仙的机缘。

    当然,前提是挺过劫数,挺不过去,大家一起玩完,无所谓功劳。

    “明日正式通告天下!”

    文君帝君挥了挥手。

    “臣等告退!”

    诸贤带着振奋之色,施礼离去。

    法贤祠!

    “禀商君……”

    李斯难掩慌乱,把文英殿之事如实汇报。

    “什么?”

    法家诸贤炸开了锅。

    法家虽脱胎于儒家,但在治国理念及入世态度方面,两者越走越远,终至分道扬镳,所谓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儒法之间的互相敌视,要远远大于外部的佛道二门。

    人间大儒,最为痛恨的,便是法家,法家也是如此,恨不能分分钟取儒家而代之。

    儒家即将公然在人间传法,倘若文人士子获得了神通,首先要打压的,不是佛道二门,而是作为异端的法家,法家哪里能坐的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