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天意-《沐春风》
第(2/3)页
“我说你这个老太婆,还真以为我是好赖不分啊?”老太爷好歹是做太爷的人,果断被老太太的不温不火给刺激到了。
老太太暗翻白眼,从牙缝里挤道:“你分好赖,那你说说三房以后该怎么办?你可想过?”
“三房……”有什么好想的?不说全族,全青州都要膜拜的主。
老太太磨牙,死老头子就会充大头,到了关键时刻就不管用了,可惜家里还是得他做主,老太太只能压住火气道:“这家还没分呢,老三他们就要进京了,老大老二两家呢?你准备怎么办……”
“这个吗?自然是……”老太爷光顾着高兴去了,哪来得及想这些。
“就知道会这样”只要面儿光又好看,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那你说怎么办?”老太爷年轻时,被族中兄弟鄙视的有点多,故而才养成了这种极度好面子的性子。
老太太这才把自己的打算一一说来。
按说东街四房还没分家,就该一起进京城,可京城是什么地场,王公贵族遍地都是,他们家虽是新贵还出了个太子妃,可毕竟算是外乡人,根基浅薄。要是这许多人呼啦啦跟了过去,万一惹出什么事或得罪了什么人,岂不是让老三难做,更甚至会连累了沐丫头。可要是不一起去,又该留下哪房?
老大家,大夫人主持家务多年,礼仪往来都是好的,去了京城可以弥补三房没有主母这点缺憾。
老二家。不说老二媳妇,老二是肯定想去京城的,再说这溪丫头刚嫁进公主府,没个娘家人也不行。
老太爷一听。老太太说的全部都有道理,心里的火气这才慢慢降下来。连连点头道:“还是你想的深,要不把两房都留下?”
“那接下来沐丫头的婚事由谁操办?这不是一般的婚事,丁点差池可出不得”老太太目光贼亮的看着老头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索性全带去好了,免得还埋怨咱们偏心”老太爷烦躁了,大好日子,还能不能好好让人疼快了。
老太太还是不放心让所有人都去,她想来还是最好能给宋翰续弦。
听老太太又提宋翰续弦,老太爷不由想起当年那一顿闹腾,越发烦躁起来,索性拿被子把头一蒙住,大声喊道:“不许提这事。三房都去,老子天天盯着他们还不成吗?睡觉……”
“不许睡。我这话还没说完呢”老太太扒叉老太爷的被子。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看来还真是了,谁能想到家里威严最重的两位老人,私下里是这般相处的。
若是宋如沐知道了,肯定会哀叹,这是她想要的日子啊。可有些事情根本羡慕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其中酸甜苦辣咸,也算各有滋味了。
接下来几日,前来贺喜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认识不认识的,都想先求个眼眼熟再说。
对于这些,宋府的人特别无奈,别人远道而来。总不能将人拒之门外吧?好在宋家有宋翰这位门神,源于做御史时练就的黑脸功夫,轻轻松松就把该推的都推掉了,还推的让人无怨无悔,毕竟谁都知道,宋大人自来就是这样的脾气。
谁承想宋翰的这番举动。不光震住了来送礼的人,竟把宋氏族人也给震了个十有**,连族长都暗自抹汗,原来铁血御史的名头,真不是白来的?看来他身为族长,日后要约束好族中各房才成,别仗着成了太子妃的娘家人,就敢祸乱乡里,到时宋翰把脸一黑,求情是不用想的,不亲自把人弄废就算好了。
其实,跟族长一个想法的人还真不在少数,这倒无形中为宋如沐省了许多麻烦,也让宋氏渐渐繁荣昌盛起来,最终成为北方最大氏族之一。
后来有史学家这样评价墨城宋氏:宋氏家风严谨,多教族中子弟严于律己,所以他们才能兴旺几百年而不见衰败,最终成为北方最大氏族之一。有人问严到什么程度?史学家笑曰:严到他们身为独宠后宫n年的宋皇后的娘家人,却还习惯夹着尾巴做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