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荀攸的三策(二合一)-《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刘琦》


    第(2/3)页

    那别部司马急忙道:“眼下三军将士都在奋力抵御荆州军士卒,却是哪里还有人顾的上他?”

    严镛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突然喝道:“取某刀来!老夫亲自去关上与楚贼决一生死!”

    ……

    其实,今夜的战略完全是出自于荀攸的手笔。

    刘琦的本意,是一开始打算试着派人说服严镛,让其献降。

    但对于说严镛出关这件事,刘琦心中并不太抱有太大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当时给刘琦罗列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下策,就是继续派人说服严镛,陈述以厉害,若真能得严镛归顺,则大事可定。

    但很显然,之所以说是下策,就是因为说服严镛的成功率太低了。

    荀攸的中策,是让刘琦派遣一名东州士入关,用刘范作为筹码威胁严镛,让他妥协开关,放甘宁出来。

    如此虽然拿不下江关,却也可以成功的将甘宁从关内迎接出来,当然这条计策也是有风险的,身为一关都尉的严镛必然不会轻易答应刘琦的要求,需要多做商议筹谋,而筹谋一旦多了,就会有失败的可能性。

    至于上策,就是在履行中策的途中,乘着对方以为己方确实是想跟严镛真心谈判,营救甘宁,然后措不及防,突发攻势,抢夺关隘,一举将江关和白帝城都掌握在己方的手中。

    当然,上策的风险性最高,可一旦成功,不论是甘宁还是东向进入蜀中的门户,就都掌握在刘琦的手中了。

    而刘琦只是略做思考之后,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上策。

    兵者,凶器也!谁能保证行军打仗就一定是安全的,一点风险不冒。

    能够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最大的收益,那在刘琦看来就是值得的。

    江关、白帝城、甘宁……他统统都要!

    ……

    与此同时,江关之西。

    “兴霸,你看!江关上起火了!”

    甘宁在娄发的引导下,急匆匆地来到他们驻扎的山头,向着江关上望去……

    眼眸前见火光冲天,耳闻喊杀声震动四野,关上的形势任谁都能看出来,是前所未有的大乱。

    饶是平日里放荡不羁,行事没深没浅的甘宁,此刻也不由看愣了。

    少时,方听他喃喃地念叨了一句:“这姓刘的小子,居然还当真率兵去打江关了?”

    娄发道:“何止是打!看这架势,怕是荆州军已然是冲进了关隘占了上风了!”

    甘宁“啧啧”叹道:“真真让人惊诧!”

    沈弥在一旁急道:“兴霸,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眼下乘着严镛与荆州军在关前血战,咱们整备兵马,乘势抢攻入关,或可逃脱大难!”

    娄发道:“此言甚是在理!”

    甘宁只是略微出神,接着便又露出了他那自信的笑容:“好!且看某斩了严镛老贼,以报往昔之耻!”

    说罢,便见甘宁转过头,冲着他身后的亲卫们喊道:“招呼各曲屯将士,莫要再睡了!全军集结,各持军械随某攻关!帐篷辎重等物都不需要了!全军轻装上阵!”

    娄发闻言不由大惊:“这么许多辎重,说不要便不要了?”

    甘宁从腰间拔出随身的环首刀,笑道:“当此时节,还管他什么辎重,若能得出升天,日后率兵杀回蜀中,什么财货咱们拿不到……眼下最重要的,是杀出去!”

    “杀!”

    “杀!”

    “杀!”

    ……

    此时,江关之上,数不清的荆州军士兵已经开始陆续攀爬上了城头,而关内的蜀军亦是已经在城头上布防完毕,双方在城上和城下的河道中展开了一场血战。

    负责攀爬城头的部队乃是魏延和黄忠所部。

    此番征战,黄忠身为南郡本部的重镇,自然是要做以表率,给魏延或是太史慈这样的后辈当个榜样式的人物。

    黄忠亲自坐镇于城下,指挥一众兵卒们攀爬城头,攻坚克难,力争在短时间内拿下关隘,打通进兵白帝城的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