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蜀国出兵-《五代河山风月》


    第(2/3)页

    议政单位反而是无所谓的,随便你怎么议论啊,不执行,不落实,一切皆空,所以明君最不怕官员争论,随便你们争,动嘴皮能成什么事,议论和执行之间是有巨大鸿沟的。

    嘴皮子说说和执行下去之间有天壤之别。

    大周有一大批能嘴皮子说的官员,官家也单独召集过不少这类读书人,都供养在集贤殿,那批文人不少,显德二三年的时候官员也爱召集他们讨论事情,后来就没兴趣了。

    这些人说的厉害,平时也能跟在官家身边,可他不顶用啊。

    能实实在在的既想问题又去做事的只有一个李谷,那官家不得死命的抓着他不放,最后积劳成疾而死。

    说白了,任何事都怕只说不做,朝廷中那帮子文人嘴上厉害的人不少,可多数只敢站在旁边对别人指指点点,真让他去做,让他去承担责任,承担后果,他不敢.......

    史从云这一路走来有对有错,但肯定有成就的,首先就因为他一开始想的就是管他娘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先干了再说。

    他没多聪明,但只要去做了,哪怕是错的,也可以慢慢改,总比什么都不干强。

    何况李谷这种人还是不止能做,事情还做得好的,官家肯定舍不得他退下去,史从云也舍不得。

    这次因为有史从云在,很多事情都不用李谷去操劳奔波,所以他身体还很好。

    会说的天下到处都是,能做事的着实不多,所以经常有意让他留在京城,别再出来受累,对他身体不好。

    同时也刻意逼着一些他看好的文人出来做事,承担责任,比如年轻的王溥,史从云就让他从军,出来担责任。

    动嘴皮是不用承担责任的,所以多数人都喜欢,我拿工资不担风险多好,就像集贤殿那些谋臣;

    可一旦领导拍板执行下去,执行的就要担责任和后果了。

    两者都需要,但顶梁柱肯定是是负责决策的领导和负责执行的能臣,史从云想要的就是能臣,大周也缺这个,万一哪天李谷不再了,谁帮他管尚书省?谁帮他打理度支司,户部司,盐铁司?

    这些他都在想,军政一起走,国家才能稳定。

    .......

    经过数日行军,二月上旬,他们就已经到达关中,因为这一段大军顺着黄河行军,水运能极大缓解后勤压力。

    关中依旧残破,经过洛阳时史从云还特意取道去了一次。

    结果大失所望,洛阳城郊残破,外围的人烟稀少,和当地的老人聊天得知不少年轻人都跑去东面谋生了。

    史从云十分感慨,曾繁华的关中,长安、洛阳两大古都,经过唐中晚期兵乱也残破没落了。

    之后大军继续往东,很快就到了关中。

    到达关中之后,行军速度减慢,因为不能借黄河,水运没有之前那么方便,依旧能用,但更加费时费力。

    史从云去看洛阳是他有幻想,想要以后有机会把首都从开封迁到洛阳。

    开封是无论如何也不适合作为长期国都的,要说理由只有一点,无险可守,四面平坦,北面唯一的天险就是黄河,而且这个年代黄河是会结冰的.......

    一旦等黄河结冰,那真的是敌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宋朝国土不及汉唐太多,可养的兵却多得离谱,靡耗巨大,多数都囤积在开封附近,因为开封无险可守,可不得靠人堆吗。

    “八十万”禁军常年屯在首都保卫大梁,加上近百万边境向上的边军、地方军队,军费开支就是笔天文数字,宋朝再富也拖不起啊。

    汉、唐疆域巨大,但常备兵力首都和边关地方全加起来也就四五十万。

    防守尚且要耗费这么多兵力,那还怎么毫无顾忌的进攻?

    赵匡胤曾经想迁都洛阳,还想等长安恢复之后迁到长安,有他和弟弟的权力博弈,但他给出的理由很有道理,“以山河之固,去冗兵,寻周汉故事。”

    只是看了洛阳和关中的残败,心里又动摇了。

    以至于一路行军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大军即将越过秦岭往南。

    魏仁浦似乎看出他的一些心思,便道:“秦王若是爱惜关中和洛阳百姓,大可早日派人经营,假以时日,过上一两代人,不说恢复往日风采,至少也能兴盛起来。

    但要兴关中洛阳,首先就是要平北汉,安党项,不然外忧不除,百姓们想安身也没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