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论道 七-《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第(2/3)页
那公孙诺见又着了道,顿时胀红了脸。
林月河不待其反击,将声一扬,又朗声道:“林某人不过是将诸派的道论的利弊如实说出而已,还尚未谈论鬼家之道。看公孙先生心急的样子,或许是想学习我鬼家之道了。我这便说来,好解公孙先生心头之急。”
公孙诺怒极,忍不住霍然站起,喝道:“好小子……”可是,话说出了口,却未听到声音。
公孙诺大惊,回头来看,却见掌门人公孙止将一枚静声符贴在其身上。
公孙诺一脸疑问,向公孙止望去。
公孙止道:“现在是鬼家论道,他处处掌握主动,还是稍安勿躁为好。待辩道大会时,再让他好看。”
公孙诺重重哼了一声,只得暂且忍耐,重新坐倒。
难得见到名家这等气急败坏的模样,诸家百家之人,十有**望着名家暗笑。即使清静无为的道家弟子,也露出幸灾乐祸的样子。不过,长清道者却惊叹道:“能够如此精准的揣摩人心波动,将公孙诺玩弄于股掌之间,此子的灵魂修为应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肖逸闻言亦是一惊,心道:“难道短短数天时间,林月河的灵魂修为当真暴涨到了如此地步?”
这时,只听林月河问道:“诸家道论各有其理,又各有其弊,既可称为对,又可称为错,何也?”
百姓早已昏昏然,自然回答不出。
诸家仍旧坚信自家之道方是大道,亦无法回答。
肖逸急于想知道到底为何,忙凝神静息,听其说道。
全场一片寂静,林月河顿了顿,才道:“俗话说,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人类也是一样,每一个人的外表和思想都不相同。诸家之道的差别,正反映了人性之多样。面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考量,处理办法也各有不同。对错只是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因而,诸家之道谁也不能说对,谁也不能说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