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大五行-《九州志之诸子百家》


    第(2/3)页

    正是因为灵气的五行转化,才使世间有了四季交替、风雨雷电,等等景象。纵然九州境内已几乎没有了阴属灵气,但是通过灵气厚薄变化,与二荒二海的混沌灵气结合,天地间仍旧是一个完整的大五行循环。

    肖逸边感受天地五行之意,边思索印证道:“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五方对应五行,灵气从‘中’开始,经由西、北、东、南,再回到‘中’,形成五行循环。”

    “我若将五脏整体视作‘中’,将四肢按四方摆放。真气经由脾脉送出,利用五方之势,令真气依次流过四肢。如此,便可在五脏五行循环之外,再造就一个大五行循环。只要真气通过身体各处,就能不断淬炼肌体筋骨,达到炼体之效果。”

    肖逸脸色渐渐显出喜色,再细想一遍,感觉此法确有可行之处。

    这等五行相嵌之法,就好比当初的固灵阵法,八卦之中套八卦。既然固灵阵内可以布置固灵子阵,在小五行之外运转大五行,也必然毫无问题。

    “虽然此法可行,但是要将真气送出经脉之外,确有很大风险。若五方五行之势太弱,不能令真气依照五行运转,很可能导致真气一去不返,散诸于天地间。我这修为可就毁了。”肖逸遇事谨慎,当下便估量起风险来。

    虽然天地大五行推动着万物运转,恢宏而博大,但它是一个个小五行相互嵌套,由天下之力汇集而成。在方寸之内,其五行之势却十分微弱,几不可觉。

    依靠微弱的五行之势来引导真气流转,其风险不可谓不小。可以说,施展此法是对感知的极大挑战,若不能达到察之入微的境地,绝无可能成功。

    不过,肖逸早已领悟天人之境,灵魂修为也已不俗,感知自然能力非常人所能比拟,对构建体外五行还有一定信心。

    想到此处,他先缓缓吐纳一番,令体内真气保持平和无波之态。待准备妥当之后,便分出一缕真气,从脾脉送出。

    此时,若有外人在场,当为其姿态哑然。但见他四肢大开,五指箕张,以极度怪异之姿令四肢分别对着四方。

    修真之法,或五心向天,或打坐入定,或静卧参禅,无不姿态优雅,气度不凡。像肖逸这等丑陋怪异的修炼姿态,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匪夷所思,忍俊不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