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反扑终至!-《大靖日月》


    第(2/3)页

    “什么?”夏侯淳霍然色变,张丞恩被杀、杨忠被劫?

    他心中掀起巨浪,继而急声问道:“卫侍郎如何?”

    董晋抬头看了眼夏侯淳,目光一闪后,回道:“罪囚卫伯玉畏罪自裁。”

    嗡地一声,夏侯淳身形一晃,继而恨声道:“好手段,好手段啊!”

    旋即他直接甩袖而走,身后刘文珍与董晋悄然对视,俄而便漠然移开,林化乖乖尾随其后。

    出了偏巷,夏侯淳身形踉跄,黑暗袭来,在刘文珍、林化惊呼中,瘫软在地。

    “殿下!!”

    ..........

    重重巡护禁宫之中,东宫如临大敌,掖庭一片冷寂。

    唯有太极殿喧哗一片。

    而今靖帝不在,政务落在几位宰相身上。

    自夏侯淳昏迷后,廷议之人越发暴躁。

    帝党、萧党攻讦不断,萧党指责太子擅自出宫,置帝国基业不顾,不堪重任。

    帝党则怒其授意宵小刺杀储君,并以‘祸乱靖国安危’之罪扣下。

    双方你来我往足足争执了半日,还是垂帘听政的萧贵妃善解人意地提了一句‘太子尚幼,顽劣可宥’之语止戈罢战。

    但争端已下,朝野共知,同时‘太子不堪重任’之语在整个太康都闹得沸沸扬扬,喧嚣日上。

    或是有心或是无意间,太子夏侯淳恐难付重托竟成朝野共识。

    紧接着又传出刑部大牢被人劫狱,前东宫太监张丞恩被杀人灭口。

    太子庶舅杨忠更是凭空消失,甚至那得罪太子的卫伯玉更是‘畏罪自杀’!

    无疑使得原本沉寂下去的‘太子贼心未死’之语,竟再次萦绕太康百姓耳畔。

    不管如何,有此黑历史在先,复又卷入扑朔迷离的‘卫伯玉自杀案’,终使夏侯淳声望跌至最低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