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光亮也不多话,直接进行悬赏:如果能够研究出二十纳米以上的光刻机技术,那么就给团体15%收益分成,要知道一台光科技的价格大约在七亿,收益分成可不少啊。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这一说,果然整个光刻机研究所都炸了!大家纷纷铆足劲准备拿下奖励。 当然为了不影响团结,他也说了,如果是团队完成的,将会给更多的奖励,就这样,在金钱的推动下,众人开始团结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模块拆分研究。 虽然徐光亮对于光刻机技术也比较重视,但是他并没有亲临现场,原因很简单,基本上研究所里的人都是自己来的,他没有见过,所以不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能够成事的,而他对于光刻机技术不太看好,毕竟他关注的重心都在纳米碳管光刀光刻机技术以及光子核心上,光刻机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不遗憾。 随着另一个实验室的建成,徐光亮又开始忙活了,这就是纳米碳管制备实验室。 纳米碳管制备实验室主要是负责纳米碳管材料制备以及单管延伸增长和碳基芯片的基础研究等等项目的研发。 当然,现阶段徐光亮更想做的事利用纳米碳管2~20纳米的区间做做文章。普通的制备长度已经足够了,所以所谓的纳米碳管制备实验室,也是纳米管光刻机的研究场所,只是为了保密才用了这个名字。 这项技术也是“脑洞杯”徐光亮处理的,虽然光子核心先于碳管光刻立项,但是他仍然认为,碳管光科技术仍然会先于光子核心项目完成,而且,他也需要光刻技术完成对于手机芯片的布局。 于是徐光亮又开始了招聘活动,但是这一次却不需要他再次全国各地的跑了,一方面是有些人才他早就找好了,另一个方面,他的公司在高新科技领域已经有了名声了,一听说他那边招聘,很多人才都自己跑过来了,这就是公司逐渐有名气的好处。 徐光亮的招聘方式跟别人不同,他需要做的是观察每一个人,然后预知能力会告诉他这个人是否是合适的人才,是否是间谍之类的。 等他确定好之后,就会将名单交给招聘人员,招聘人员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不过由于有些人都需要处理自己老家的事物,所以徐光亮现在也不能给他们研究方向,所以只能先等一等,让一些处理好事情的人自己研究一点东西。 等忙完了这件事,他这边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高新科技研发产业基地。 第(2/3)页